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羊绒之都”被曝制假,实质仍是转型困境

济南时报 2018-04-10 14:15 大字

今年2月底至3月上旬,记者在河北清河县东高庄村及周边多村调查发现,一些羊绒生产厂家存在“以次充好”、“虚标羊绒含量”等造假行为。在这些厂家手里,羊毛甚至兔毛、兔绒经过洗涤等工序后,摇身成为“纯羊绒”。所谓的羊绒含量标签更是“爱写多少写多少”。(4月9日《新京报》)

如此在当地已成“公开秘密”的羊绒制假产业,居然多年不衰,当然不能只怪消费者贪便宜或没有“火眼金睛”。当地一名村干部称,“清河县羊绒山寨货太多,没有自己的设计”,这其实是结果也是原因。一方面,正因为山寨货太多,甚至从厂家到地方政府都从中尝到了甜头,所以当地对这种造假产业也就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依赖,要严加监管难免变得“投鼠忌器”;另一方面,因为监管的“高抬贵手”,制假也就变得更为肆无忌惮,引发市场的恶性竞争,自然就更少有厂家去思考“设计”问题。

要知道,羊绒制假有着多个环节,随便哪个环节监管能够硬起来,造假产业恐怕都不至于会形成如此大的阵势。某种程度上说,“羊绒之都”的造假现象,和此前被媒体曝光的“鞋都”造假产业一样,实质都可以归咎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困境。由于技术、资源便利和商业氛围,一些地方率先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产业,这其实是一种难得的比较优势。特别是电商经济的发展,为这些产业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但是,这种“一夜暴富”的传奇,也几乎不可避免地催生了市场短视和粗放竞争,造假、高仿链条的出现,便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甚至在一定时期内,“大树底下好乘凉”,这种躲在正品背后的造假产业,会进一步制造一种产业繁荣假象,出现假货与正品“齐飞”的现象。所以,地方监管部门也就很可能对之“睁只眼闭只眼”。然而,从长远来看,这无疑是为地方发展埋下了隐患。随着消费升级和外部市场监管趋严,假货的生存空间必定越来越小,随之带来的便很可能是地方经济的转型之痛。

被“假货”笼罩的地方特色产业,终究难以走远。套用“羊毛出在羊身上”,不拿出必要的勇气和智慧与制假、售假及时告别,无异于是“自砸招牌”,从中所获得的“利好”,也终究是要“还回去”的。当然,这仅仅是基于地方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谈,从市场监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严厉打假,更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朱昌俊)

新闻推荐

福州通报一起“父子涉黑案”28名党员干部被处理

28名党员干部被处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