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雨中游太仓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仓都。”趁着清明小长假,我邀约几位“背包达人”一起,去到了被誉为“锦绣江南金太仓”的太仓市旅游。
太仓,屹立于长江口南岸,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这座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的港口城市,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因为相距上海、苏州、无锡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很近,这里的高速公路网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初入太仓,第一感觉就是洁净、有序,城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得很好。一般来说,城市最嘈杂、脏乱的地方是客运站周边,而这里除了车站招牌和进出的客车外,你看不到传统上的“车站”影子,没有喧闹的拉客声,没有沿街的叫卖声,就连当地人说话也都是轻声的“吴哝细语”。
太仓是一座有着4500多年文明历史的江南名城,文化底蕴厚重,历史古迹众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据说,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在景区建设和旅游推广上下足了功夫,从而开拓了如今太仓旅游的新局面。
冒着密密的春雨,我们进入到太仓的知名景点“南园公园”。“南园”是明万历年间由当朝宰相王文肃建造的,民间亦称“太师府”,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南园的门楼,飞檐斗拱, 风格典型,匾额上“南园”两字为大书法家董其昌所书。门楼内,壁照墙上“素芬自远”4个大字,出自《文心雕龙》,意为“朴素的芬芳自然而然向远处飘散才是最美的”,点画了“南园”朴素、高雅、清香的园林风格。据载,南园的命运跌宕起伏,抗战时毁损于日寇的枪弹之下,解放后一度被辟为苗圃,上世纪90年代末,当地政府将其收回,并按原样逐步恢复成现在的“南园”。南园占地50多亩, 园内楼台亭阁榭、石桥泉清流,有“门楼”“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长廊”等18处景点,是一处极为典型的江南园林。
清明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雨点落在“月玩”池中,鲜红的、粉红的桃花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分外妖娆。“鱼乐深渊微雨日,鹿鸣古囿夕阳天”,面对这雨中的盛景,“背包达人”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天气,用手中的照相机忘情地拍个不停。
应该说,江南的园林贵在精细小巧,贵在构思奇妙,片砖片瓦之中无一不透出灵气,眼前那鳞片般的黛瓦和灰砖铺就的小道就真的是如诗如画。据游人介绍,古朴清雅的“栽花小憩”,就是当年王相爷养菊赏梅之地,其庭内香樟繁茂,绿荫匝地,幽静中透出别有洞天的气息。
“知津桥”桥面离水面3.4米,如飞虹临水,似一轮明月。当时,桥头上恰巧走过撑着油纸伞拍艺术照的古装母女,真可谓“春风携雨润娇红,俪影双双烟雨中。放眼迷蒙烟波渺,红妆绿伞过长虹。”还有那精致的“沙摩亭”,花岗石柱,木构斗拱,黑瓦飞檐,砖洗方顶,其石柱上锲着“隔岸垂柳笑语,溪荷映水新妆”的楹联,长廊从南向北起于寒碧舫止于月波桥,全长78米,曲折起伏的廊顶,更增添了些许江南韵味。其中,“九曲桥”因桥在水面转了九个弯而得名,细雨之中更显“九曲桥”的灵气。
太仓的沙溪古镇是国家AAAA级景区,有1300多年的历史,老街坐落在七浦塘两岸,塘东为主街,其明清风格的建筑一直保留至今。这里没有沿街叫卖的小贩,没有与周边古老氛围不符的建筑;这里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显得自然质朴。古镇有“一河(戚浦河)二街(老戚浦东、西古街)三桥(利济桥、义兴桥、庵桥)一岛(橄榄岛)”,老街上保存着明清时期的临水建筑和古街、古桥及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尤其是在傍晚时分,暗淡的天光使老街两旁的建筑显得古朴而沧桑。
太仓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因为这里“锦绣江南花不败,沙溪小镇古情怀,南园芬芳香自远,百强小城永不衰”。
新闻推荐
关注评论公号获取权威思想醉驾入刑后,酒驾问题已大为减少。但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记者从河北公安交管局获悉,当前该省酒驾由城区向外蔓延的趋势较为明显,农村已成为酒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