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察〗 家庭医生“签而难约”需补齐短板
朱昌俊
“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这是卫生工作的既定目标之一。笔者调查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过程中,百姓看病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基层出现了“接不住”“落地难”的窘境,存在“签而不约”“签而难约”问题。
去年底,针对“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报道引发的质疑,原国家卫计委的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言下之意,家庭医生并不是多数人所想象的“一对一”式的医疗服务,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叫随到的“保姆式医生”。
作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安排,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在“服务”,签约只是实现更好服务的手段。而当前出现的“签而难约”现象,实际就是签约走在了服务的前面,或者说服务未能跟上签约的脚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一方面,重完成签约率而轻服务的执行思维,在基层应该说还多多少少存在,这也造成了一些签约变成了形式化,“签而难约”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也更为主要的,还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应的医疗资源供给未能及时跟上。
因此,面对“签而不约”“签而难约”的现象,当前除了要加强监督,防止签约走过场,让民众能够及时掌握签约内容和服务条款,更要加快补齐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具体来说,这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可以再提升签约率,健全居民电子化健康档案的基础上,确保有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
第二阶段,则要致力于长远性的人才培养和配套政策优化。长期以来的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格局,令基层社区医院,从医护人员数量,到医疗设备,都处于“薄弱”环节,尤其是全科医生缺乏,这大大削弱了基层医疗机构对签约医生服务的承接力。要改变这种现状,既需要扭转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的倾向,也要从增量上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形成更强大的医疗人才服务队伍。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注定是项系统工程。它对当前的医疗资源供给机制、人才培养力度、医务人员薪酬制度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确保签约服务实现预期目的,就必须在这些方面予以针对性的改革回应。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