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上海教育人士谈高考物理保障机制:引导高校精准设定选科要求

澎湃新闻 2018-04-04 16:39 大字

4月4日下午,上海公布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相关实施意见,提出建立选科引导和保障等机制,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率先从物理学科上建立,并从2018年高招录取时实施。

复旦附中副校长王铁桦认为,保障机制凸显了物理作为高中阶段基础性学科的地位、价值,使学校更有信心开设好物理课程。从教育资源配置来看,政策明确了保障机制,学校课程资源配置的稳定性将增强。

保障机制有助于高校在专业招生时更加明晰人才培养目标。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则认为,通过政策引导实现良性循环,大学能招到符合自己人才培养特色的学生,学生也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设定将更趋合理。”

保障机制旨在“防患于未然”

王铁桦认为,科目保障机制对上海高考而言,更多的是防范于未然的配套措施。

“在选科中,各科的报考人数有潮汐现象,如学生及家长较容易根据以往经验,进行不完全归纳,演绎至对未来的预测,从而出现某些学科次年报考人数大涨或大减的现象。”王铁桦说,“保障基数的设定对潮汐现象设定了预警线,但不一定就会触及到这个保障性警戒线,这样,引导避免触及预警,即使触碰到预警线,也有相应的措施。”

“它给予了我们心理上的预期保障。率先从物理学科建立选科保障机制,凸显了物理作为高中阶段基础性学科的地位、价值,使学校更有信心开设好物理课程。”王铁桦认为。

其称,2017年,上海承担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已平稳落地。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坚持公平性和科学性,且给基础教育带来红利,主要体现在,高中课程设置更有利于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使课程教育资源配置更趋于完善。

在王铁桦看来,“从教育资源配置来看,政策明确了保障机制,有了稳定的价值需求体现,学校课程资源配置的稳定性将增强。如果潮汐现象过分大,教育资源的配置将受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做资源配置时要有前瞻性预测判断。目前的制度设计,不仅凸显了学科价值,也有了基本保障,让学校在管理和资源配置上,有了底气。”

作为学校教育管理者,王铁桦指出,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明确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的建立,对整个高中教学稳定,具有非常大的意义。选科人数稳定,课程结构中,学校能更加合理安排走班,也可以更多地发展学生其他的方面素质,对社会实践的广泛开展,也能够有比较好的设置,高考改革明确了需求方,对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明确的引导,有利于校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高校对选考科目的设定将更趋合理”

在王铁桦看来,保障基数的确定,需要高校重新审视专业学习基础和物理学科间的关系。

譬如,以物理作为专业学习基础学科的,对于选考科目的设定,就要有更加严格的限定要求,这对未来学生进入高一层次的学习有很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期待大学能起引领作用。” 王铁桦称。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叶志明则认为,各高校的本科专业理应敢于提出自己的选考科目要求,尤其是知名大学更应该有底气、有定力,提出更精准的选科要求,而不是为了扩大生源选择面而一味放宽选科要求。通过政策引导实现良性循环,大学才能招到符合自己人才培养特色的学生,学生也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学校,“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相信,大学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设定将更趋合理。”

建立科目保障机制,对学生、教师、高校有什么影响?

王铁桦分析认为,对学生而言,他们应更深刻认识到,必须把当下的目标和未来完整的生涯发展整合起来审视,因为高中、大学是连贯的,人才培养是有联接的,高中阶段正是处在知识基础的学习阶段。

王铁桦同时是物理特级教师,他认为,“如果高校更加精准确定选考科目,那么高中老师、家长及学生都能定下心来。”

叶志明认为,对于选考科目引导和保障机制,各个高校应该深入领会高考综合改革精神,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同时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都有基本要求,每个专业应保有初心,例如机械类专业就应该认识到人才培养中对物理等学科的高要求,“高校应担负起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高招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如相关专业对3+3中的“+3学科”的选考科目要求,应认真考虑、更加精准。”

另外,王铁桦指出,教育部近日公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上海高考建立选考科目保障机制的明确,不仅对学校管理、学校课程改革,其实,对目前正在依据国家的“新课标”编制新物理课程教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课前先扫脸 武汉一小学用“大数据”测评学生是否走神

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捕捉到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长江日报图长江日报4月4日消息,学生上课前先扫脸,用于后台建模及开课后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大数据帮助跟踪、管理师生的行为举止——4月3...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