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来”到“原创”促进文化类节目创新升级
2017年被称为中国电视的文化类节目创新元年,2018年第一季度,《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让历史文物成为“网红”,正在播出的《经典咏流传》《信中国》成为新的综艺“爆款”。
综艺、剧集、纪录片……文化类节目在工业制作层面不断升级,文化表达上不断创新,在着力开掘中华文化深厚资源的同时,为新时代的电视作品注入厚重绵长的文化属性。今日中国的文化气象在节目中找到了窗口,新时代观众的情感诉求和文化期许与节目创新同频共振,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当代中国人的精神。
坚定文化自信摒弃过度娱乐
近年备受关注的文化类节目,有语言竞技类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朗读类的《见字如面》《朗读者》《信中国》,综艺类的《喝彩中华》《传承者》,纪录片式体验类的《百心百匠》《非凡匠心》,演讲类的《我是演说家》等。2018年各大卫视跨年演唱会中,浙江卫视与喜马拉雅FM共同打造“思想跨年”,深圳卫视也携手得到APP打造了《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文化类节目热潮袭来,首先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确定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管理机构出台一系列扶持引导的调控新政。坚定文化自信,植根民族文化,推进节目自主创新,摒弃过度娱乐的消费倾向,成为媒体人的文化自觉。
文化类节目的出现,符合当下的社会期待。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在经历物质和精神的一系列快消品之后,人们开始寻求慢生活与慢欣赏的新方式。随着综艺节目收视群体的扩大,用户收视思维的成熟,追求真实与慢审美的需求凸显。此前一段时间,综艺节目普遍强调反差、紧张、刺激,素人加冕、明星反神化,以选秀、真人体验的“快节奏”“强冲突”为主要特色。近年文化类节目开始主打“慢节奏”风格,突出清新画风。东方式的从容与舒缓从一个方面顺应了现代人的情感需求,从“快节奏”生活行为向“慢欣赏”情绪体验的转换,文化类节目从“诗”和“社会学”的更高层面启发观众,将收获感、惊喜感、认同感这些相对“慢”与“静”的情绪感受,用娓娓道来的宁静方式,带给观众平和温情的情绪体验。
从冲突到平静、从煽情到温情,中国电视节目的转型,反映的是以中华优秀文化为题材的资源开掘,呈现了节目制作研发经历“拿来主义”之后的自立原创。
根植民族文化塑造节目“精气神”
如何找准并塑造节目的“精气神”,是今后文化类节目内容创新创优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
文化类节目之“精”,直指人文精神与文化情怀。节目创新以文化为基不是简单地翻故纸堆,挖陈年往事,而是于几千年文化积淀中,看到人性光辉,看到中华民族秉性,看到人文精神的当代性,这是引发通感的基础。
文化类节目应汇聚创新之“气”。近几年这类节目的功能,由单一知识传授,到教育服务、寓教于乐,进而演进到以人为核心的精神传承。节目模式也经历从“拿来主义”到“借鉴引进”,再到“独家原创”的进阶,力争摆脱同质化与照搬模仿国外节目的影子,才会有立足本土文化的节目模式开发与创新。只有以平民化视角挖掘历史故事与人物性格,传统文化才能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引发共鸣。
文化类节目应展现创新之“神”。文化自信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表达,在当今文化多元化交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需得到年轻人的认同,拓展其世界影响力,引领国际话语权。节目创新让传统文化基因与时代发展潮流相协调,跨越时空,与当代审美价值结合起来,展现东方文化的独特神韵。
有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加持,文化的魅力更易被年轻人接受。《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短小精悍的分集微纪录形式,摒弃“长篇大论”的方式,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传播特征;《国家宝藏》采用线上线下互动的形式,吸引观众参与投票,征集原创内容,完成二次传播。网络知识型脱口秀节目依靠传播主体的个人话题性,注重内容为王,完成资源垂直分类,打造互联网知识型社群。在对外传播中,文化类节目的输出也逐渐开始由“融入国际话语体系”向“借助国际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再向“打造自身话语体系阐释中国特色”转换,找寻共同价值的同时,展现自身文化的独特。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节目创新的根本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把握三个平衡着力可持续发展
文化类节目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呼应时代、迭代升级。但目前不少节目仍面临口碑不错、收视率难以持续增长,前几期节目让人眼前一亮,但新鲜感过后归于沉寂,缺乏严整紧密的叙事和角色分工,只有文化元素的堆砌,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问题。而过多对“匠心”“感恩”等人生故事的渲染和煽情,也出现了“人情味”表达过犹不及的反作用。因此,文化类节目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辩证地思考其背后的生产与传播逻辑,重点把握好三个平衡:
把握流行风潮与创造独特价值的平衡。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各大电视媒体和视频网站推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超过50档,但主题大部分围绕古典诗词和成语类内容展开,呈现同质化倾向。因此,形成持续的创新开发能力,探索专业化的生产制作机制,真正融入本土特色,在保证原创的基础上,兼顾通俗化、电视化、大众化与现代化,保持文学性与趣味性,是今后文化类节目乃至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把握国际生产模式与本土化创造的平衡。前几年大量引进西方节目模式不仅挤压了中国节目原创的空间,也在价值观塑造方面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经历此阶段的中国电视提升了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的能力,无论在季播编排、节目核心价值提炼、模式叙事、后期剪辑的二度创作还是产品运营方面都有所进步。实际上,本土化创新更有难度,对节目定位,模式试验、打磨成形仍需耐心。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从节目研发到最后形成模式,前后历经365天,无数次打磨,几经失败才有今日的热度。《如果国宝会说话》虽有微视频的气质,但以“人”为核心的定律元素开掘不足,在国宝背后人的故事挖掘上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打造与创新自创模式非一日之功。
把握重点营销与多元平台传播的平衡。某些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类节目在电视平台上的收视率不尽如人意,但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却迅速走红,获得较好口碑。这应引起深思:如何打破单一的传播格局,形成多元传播矩阵,尤其在无社交不传播、无移动不信息的背景下,更应思考节目传播营销的重点。
方寸显精神,咫尺见乾坤。新时代更需新的“筋骨血”去承载。文化类节目恰逢其时,中国电视人需要继续充分挖掘传播中华文化的精髓和多元的创新路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曾祥敏 周笑盈
新闻推荐
日前,在2018年重庆优质晚熟柑橘评优活动中,来自重庆市各区县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60余家企业,选送了82个样品参加评选。永川丹诚水果种植家庭农场选送的“大雅”摘得杂柑类金奖。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