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科普园地·居住环境与气象条件

安徽日报 2018-04-03 11:48 大字

张金平

当下,许多人在购房时,考虑较多的是房子的价格、户型、质量、地理位置、物业管理等条件,而对房子周围的环境考虑较少,尤其容易忽视“看不见、摸不着”的气象条件,等到住进去以后,才因为气象条件不适而感觉别扭或不舒服,这就为时已晚。所以,无论是购买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应充分考虑房子的气象条件。

近年来,雾霾天气频发,人们对空气质量的考量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购房者把住宅楼层和雾霾浓度联系在一起,认为楼层越低雾霾越严重。事实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在假定空气完全静止的条件下,PM2.5的浓度随着高度的变化大致呈现垂直分布的规律,越往高处浓度越低。但空气不会完全不流动,雾霾的主要成分——气溶胶在空气中也不会那么“安静乖巧”。从理论上说,100微米(PM100)以上的颗粒才会明显沉降;重量很轻的PM2.5并不遵循重力沉降规律,而是漂浮在空气中平均分布。

因此,在严重污染时段,PM2.5在空间上基本是均匀分布,无论住在几层都难以“逃脱”。20多年前,北京市就建立了325米高的气象塔用于观测气溶胶。观测结果显示,PM2.5浓度与楼层没有明显关系,主要与建筑物周围的小环境、气流、建筑物分布、污染物排放方向和高度等有关,最关键的因素是其与污染源的距离。

购房要不要考虑“接地气”?所谓“地气”,其宗旨是为了获取“天地之精华”,即指健康的自然环境,由环境、气候、空气等各种条件综合而来。实际上,每层楼都有自己的小气候。楼层不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不少人在选择楼层时,除了从灰尘、噪音、采光、通风等因素考虑外,心理的因素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单从“接地气”来判断房子楼层好坏,并不科学。因为不同的楼层有着不同的优劣。从一楼到三楼,人们通常生活在树冠下,离地面很近,常常能倾听到大自然的声音,从心理上可产生愉悦感,让人觉得舒适自在。且从生理角度而言,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总是住在高层而缺少“地气”,确实有可能影响其身体素质,比如说老年人,他们住进高楼会出现种种不适:四肢无力、脸色苍白、体质虚弱、消化不良、适应能力差、不合群等。再者,住在高层的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常常深居简出,久而久之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容易产生孤独感。其实,“高楼综合征”更多的因素是来自于心理层面。受地心吸引力的影响,加上高层建筑物本身会有一定的摆动性,如果对此比较敏感的人再加上一些老人的传统观念,更容易产生一种忐忑不安的心理影响。

家有小孩买哪层?对于家有小孩的购房人群而言,在买房时要考虑到孩子的成长、健康等因素,以不选高楼层为宜。有资料显示,居住环境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莫大的关系,往往居住在视野开阔、空气流通之地的孩子,性格会比较好动易释放,比较开朗乐观;反之长期居住在阴暗狭窄环境中的孩子,性格也会受到压抑,从而比较内向孤僻。

身居高层,整天面对的是砖墙,会引起儿童对环境不由自主的敌意。住在高层的儿童因下楼比较麻烦,很多事情来不及也不愿意下楼观察,因此他们可能会逐渐养成不爱活动的习惯。

另外,因为路面噪音的90%都是由路面反射传播出去的,楼层越高得到的反射波反而越多,所以七层以上噪音也相对更大。有医学研究发现,12米以下或21米以上花粉浓度较高,所以对于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儿童来说,不宜住在四层以下,尽量选择在五层至七层。

当然,选房子更多要考虑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环境。绿化较好、小区内有较大水体、离马路较远的房子,相对来说空气质量更好。因为,树林和较大水面都是很好的过滤器,若能靠近公园,依山傍水则更好。绿化带可以改善小区内空气的湿度、温度和清新度。研究表明:树冠可以反射20%至50%的太阳辐射热能,通过蒸腾作用,植物还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能,同时释放大量水分。

(作者系省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新闻推荐

泰美宝法肿瘤医院迎来20周年院庆

本报4月2日讯(记者颜凯通讯员赵玉栋陈明露)近日,泰美宝法肿瘤医院迎来了建院20周年庆典。20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年栉风沐雨、风采依然。从1998年3月28日到2018年3月28日,泰美宝法肿瘤医院走过了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