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让文明清风吹散祭祀雾霾

天水日报 2018-04-02 09:06 大字

□杨璟

清明临近,带上香烛前往扫墓,是大多数市民缅怀先人的传统祭扫方式。

其实,清明节扫墓的本义在于追远慎终、缅怀故人,极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之道,表达感恩尽孝的道德情怀。国家将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目的,就是要将这一传统美德根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不忘感恩本性。

然而,在有些地方这项传统民俗却变了味,烧纸钱、放鞭炮、送祭品等愈演愈烈。何谓“清明”?《历书》上说: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既然如此,何必奢靡?大肆焚烧纸钱、冥物,鞭炮作响,持久不断,既不环保,也有碍健康,绝非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

在新时代背景下,清明祭祀当然也需要与时俱进。这就需要广大市民一方面转变思想观念,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自觉向亲属、周围群众宣传绿色环保、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做“告别陋习,文明祭扫”的先行者、带头人。其次,要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亲敬老”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家庭多孝敬,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不借清明祭祀之机摆阔气、讲排场。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的宣传引导,多渠道、多途径宣传文明祭祀的重要性,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让文明祭祀方式逐渐成为大家的思想自觉和文化习惯。

祭祀故人,让我们放下手中的烧纸和鞭炮,为亲人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寄托哀思、缅怀故人,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彰显文明,让文明清风吹散祭祀雾霾。

新闻推荐

“拥抱”互联网 “政企民”得实惠 ——福建永泰推进数字建设实现“后发赶超”调查

□新华社记者陈弘毅记者近日在福建永泰调研发现,作为福建省2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永泰通过推进数字建设实现“后发赶超”,实现“政企民”三方得实惠的共赢局面。经济数据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