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 给传统节日注入新的内涵
秦华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年一度清明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日子。如今的清明节,依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人们怀着感恩的心,祭祖扫墓、缅怀先烈,这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以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是教育后人不忘祖先,从先辈们身上汲取精神力量的有效形式,有利于后人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的现代社会。这是清明节祭祀先人的精神核心,也是清明扫墓习俗传承不衰的重要原因。
然而,曾几何时,各种各样的祭扫陋习使得传统节日走向庸俗化。有的大操大办,尽显铺张,把祭祀搞成讲排场、比阔气的活动;有的流于形式,把哀思停留在烧香磕头上,曲解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文化内涵;更有甚者,大搞迷信,烧纸制“别墅”、烧纸制“豪车”,把庄重的祭祀变成封建迷信活动。这些做法不仅污染了生态环境,更污染了精神世界,有悖清明节的真正内涵。
要让民族传统节日焕发时代新精神,承载时代新特色,就必须摒弃封建糟粕,创新形式,给传统节日注入新的内涵。在“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的积极倡导下,文明祭扫、绿色祭扫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祭扫方式日渐丰富,如举行家庭追思会、在先人墓前敬献鲜花和栽植树苗、通过网络平台祭扫、开展集体公祭和革命传统教育等,这不仅是人们崇尚文明的体现,也是清明传统文化内涵的回归。
习俗是顺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当时代发展需要移风易俗来适应和满足社会需求时,传统习惯和方式就要更新换代。这需要我们继续加强宣传和引导,逐渐让清明祭扫真正成为一项怀念和感恩先人、教育和激励后人的文化活动。
新闻推荐
新华社香港4月1日电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从4月1日起进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内地铁路部门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港铁)每日将安排多趟高速动车组往返于广州南站、深圳北站、深圳福田站和香港西九龙站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