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清明诗词里的人文精神

桂林日报 2018-04-01 11:30 大字

□唐宁远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骚客描写清明的诗词数不胜数,精彩纷呈。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千古传唱,成为清明节“清冷伤情”的代表作。

清明节是中国的“感恩节”、“孝亲节”。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唐代诗人卢象的这首《寒食》讲述寒食节的传说和一个感恩的故事。民间普遍崇信介子推的“忠孝”精神,甚至后来寒食节逐渐被清明节取代,人们便把纪念介子推作为清明节的起源延续至今。

清明节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这是《诗经·小雅》中的诗句。儿女在父母的坟前,很自然地想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艰难,自然流露反哺、报恩的情感。

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宋时更为盛行,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南宋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明代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都是写扫墓的情景,字字血泪,满目凄凉。

清明,是乡愁的载体。苏轼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感情真挚,催人泪下。陆游也有“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哀婉诗句,道出了千万游子清明无法与亲人团聚祭祖踏青的无奈和惆怅。

“烈士丰碑何巍峨,空中荡漾红旗歌,长垂塞上风云占,民族精英永不磨。”郭沫若热烈颂扬了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高风亮节,倡导后辈追思先贤先烈,培育感恩之心、责任意识乃至家国情怀。

清明节既有慎终追远之感伤,还有游春赏景亲近自然之欢乐,可谓是协调阴阳、平衡哀乐的节日,显示出中华祖先之大智慧。踏青、荡秋千、蹴鞠等丰富多彩的习俗在古诗词中有所体现。“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出自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宋代吴惟信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表现了万人郊游、尽兴方归的宏大场景。

“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不得高飞便,回头望纸鸢。”唐代诗人罗隐描绘清明节放风筝的情景。“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唐人韦庄描述荡秋千习俗。

清明是励志勤学的大好时节。宋王禹偁有“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走进诗词,使诗词生色,诗词吟咏清明,使清明生香;怀一颗感恩之心,品古诗词里诠释出的清明情结,就是做时空的穿越,情感的洗礼,心灵的皈依。

新闻推荐

国家发改委:将从五大方面推动居民消费扩大升级

新华社北京3月30日电(记者申铖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李朴民30日表示,近年来,我国消费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下一步,将从五大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居民消费扩大升级,切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