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和“爆米花”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自古以来,龙就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显赫的祥瑞之物,龙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家乡有句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蕴含着民间百姓祈龙赐福,保佑天下风调雨顺、大地五谷丰登的愿景。
民间百姓祈龙赐福,有许多礼数。据史料记载,周代时二月初二是一个祭祀的吉日,唐代后进化成一个民俗节,叫“春龙节”,欢送春龙抬头登天。在我的家乡,龙抬头这天,家家户户都炒糖豆或者爆米花欢送春龙上天。炒糖豆咀嚼起来又酥又脆,又甜又香,爆米花米粒膨胀变大,这都寄托了百姓对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炒糖豆的工艺简单,家家户户都懂得自己做。可是爆米花就不一样了,需要专门的手艺,还要有专门的工具,一般都是在公众场合做的。于是,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逢二月初二临近这几天,就会有爆米花的匠人们走村串屯而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总会守候在村头那棵大榕树下,等候着难逢的既奢侈又寒酸的爆米花盛宴。
在村头榕树荫盖下,我和小伙伴们聚在那里玩耍。旁边,一个满脸烟灰和汗渍的爆米花匠人,一手摇着风机把炉火吹得通红,一手转动着躺在炉火上的大肚子爆米花机。当气压表的指针指到正中时,那匠人猛地提起爆米花机,将机出料口对准一个布袋筒子,随手抄起一截铁管,套在开关阀上,用力一拉,随着一声轰响和一团白雾飘出,“大肚子”里的米粒就变成白花花香喷喷的爆米花。
交了钱、爆好了米花的人家,欣喜地把米花装进袋子拿回去,看得我和小伙伴们都馋得直吞口水。有的去问人家要一抓米花来解馋,悄悄地躲到一边,细细地品味着,嘴角荡漾着甜甜的笑靥;有的去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米花,吹一吹尘土便放进嘴里;有的把抢捡到的米花放进衣袋里,抢得多了才慢慢地享用;有的悄悄地跑回家去,偷家里的两升玉米来,一升用作爆米花,一升顶了加工费。
刻骨铭心的事难忘。这种不光彩的“儿戏”,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在我的家乡农村,一直上演到20世纪的70年代。后来,我们那代人都长大了,都知道“廉耻”了,没有人去捡地上的米花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农村富裕了,孩子们都没有那么馋了。再后来,爆米花都在工厂用机器生产,当年靠爆米花营生的匠人都销声匿迹了,市场上有了各色各样的玉米花、稻米花、都棒米花、糖米花……
有一年的二月初二,我邀请几个当年的伙伴到家里小酌,除了大鱼大肉,我特地买来一包爆米花做下酒菜,伙伴们都盯上了那碟爆米花,都感叹爆米花“余香浓郁飘心头!”
是“龙抬头”的机缘引发了我们的爆米花情结,让我们领会了人生的艰辛与温馨、生活的苦涩与幸福,感触到了新时代与时俱进的铿锵脚步。
新闻推荐
新华社石家庄3月30日电记者从农业农村部当天在河北省正定县召开的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进落实会上了解到,今年是我国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第三年。今后这项试点工作将加力推进落实、加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