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中学生谈“史上最严减负”:别再雷声大雨点小
最近,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出台了。这让我半是欣喜、半是忐忑。
欣喜不言而喻。作为有切肤之痛的中学生,我时不时会和小伙伴们吐槽某些校外培训机构,这次,我要给“减负令”点上一个大大的赞。忐忑的是,这次“减负”会不会又半途而废?我希望,培训机构能从此“痛改前非”,规范运作,而不是在短时沉寂后,满血复出。
当然,我不认为培训机构就是“敌人”或者洪水猛兽。以英语为例,如果能在培训机构与口音纯正者一起练习口语和听力,对我还是很有帮助的。挑战在于,机构和家长的“醉翁之意”可能不在于提升英语交流能力,而在于提高一张张考卷上的分数。
我们需要的是什么?一个成长过程中的陪伴,一个培训新知识技能的导师。他们为学校课程“做加法”,培训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而不是对学校课程“做乘法”,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变为“读(同一本)书万遍”,祭出题海战术,让我们成为答题机器人。
满足这个小小心愿,机构原本做得到,还能做得好。我认为,“减负令”不应纠结于“要不要”培训,而要关注在培训内容和方法上“怎么做”。
在“怎么做”的问题上,有关部门已经给出了路径。其成败很可能取决于规则是否足够详尽、具体、有操作性,当下,最紧要也是最欠缺的,是划出一个清晰的“禁区”。比如,六年级的学生,培训时就不能涉及八年级的知识内容。应该有一份培训大纲,框定机构对不同年级进行培训的内容,不能越界。就像学校一样,六年级不能讲八年级的课,而一旦越界,违者将受到惩戒。
只有让机构遵守明晰的教学边界,每一次培训都有章可循,减负才能雷声大雨点也大。如果只是一个笼统的、可左可右的、原则性的规定,就可能成为任由有关部门、机构和家长揉捏的“泥人张”,最后在一些“你懂的”的过程之后,禁区失守。
除了用操作性强的法规划出“禁区”之外,还要让大家熟悉规则。法规应该明文规定,机构应事先规范、公开培训的详尽内容和方式,如果暂时难以做到,也应实行备案。减负进程中,如果我们作为受训方,尚不能清晰地感知和理解哪些是培训禁区,“黑哨”就难以避免,奥数或许会换一身马甲,再度出山。
我们希望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机构可以学什么,不可以学什么,在各类机构的总时间不能超过多少。我们也希望知道,一旦机构违规,有什么渠道可以让执法者知道。而一旦举报属实,违规的机构就要受到惩罚,否则,“史上最严”或将沦为笑柄。
同时,我希望能双管齐下,对《青少年权益保护法》及相关配套法规进行完善。比如,清晰界定我们的“休息权”,明确每天的睡眠不得因为非自身的原因而少于七或八小时。如果有了法律这道“免训金牌”,就能限定我们上课、培训、作业的总量,就能更好地实现减负的终极目标。
从这个层面看,以后会不会经常看见“中小学生在地铁酣睡”的照片和新闻,就是检验减负成效的试金石。我期待并相信,“史上最严”不会是一次“你想多了”的老套路。
(作者为重庆市第一中学学生)
(原题为:《中学生看“史上最严减负”:别再雷声大雨点小》)
新闻推荐
技术成熟吗?离上路还有多远?安全如何保证?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发展“三问”
22日,北京发放首批自动驾驶车辆路测牌照。最近一个月,上海、重庆等地相继开放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实测……中国“无人”驾驶汽车的技术成熟吗?离真正上路还有多远?安全如何保证?围绕这些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