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版“减负”真的失败了吗
即使在实行“宽松教育”时,上名校仍是许多日本学生的向往。图为日本考生在东京大学查看入学考试结果。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沉重话题。近期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的新一轮减负令,让减负问题再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但这次,有些人站到了反对减负的一边,他们援引日本近年来宽松教育的“失败”例证,视减负为洪水猛兽。事实真的如此吗?从日本推行的宽松教育中,中国势在必行的减负应该吸取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
本报记者王昱
“宽松教育”
不是没事找事
此轮中国舆论对于日本减负失败的探讨,要从日本近几年“去宽松教育”的运动说起。2016年5月10日,时任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正式宣布,日本将实行“去宽松教育”,朝着“教育强劲化”的方向发展。有人认为,这一声明意味着日本正式宣告“宽松教育”失败,并要重新拾起“填鸭式教育”那一套。
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就在宣布实行“去宽松教育”后不久,日本文部省专门刊印了一份名为《活跃的学力》的文件下发给各级教育机构,专门强调:所谓“去宽松教育”绝不是恢复“填鸭式教育”,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而非单纯课业时间的增加。
日本文部省为何要如此强调不会重走老路呢?因为在日本,“宽松教育”的得失虽然尚存争议,但对旧式“填鸭式教育”的深恶痛绝早已达成了社会共识。
日本曾经实行过的“填鸭式教育”,很像我们曾经或正在经历着的“应试教育”。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不少人将苏联科技的成功归功于其教育制度,日本文部省专门组织人力系统研究苏联教育制度,并运用于自身。据统计,在该制度下,一个日本中学生每天至少有1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被上课、作业所占有,整个生活都被学习塞满了,因而被媒体戏称为“填鸭”。
“填鸭式教育”的确曾给日本输送了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工作勤奋的合格员工,但其负面效果也显而易见——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填鸭式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后,日本各学校的“学时竞赛”已经十分严重,各学校都拼命挤占学生的休息时间,还流传着“四当五落”的口号。这句口号的意思是:如果每天拼命学习,只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但要是多睡一个小时,就会落榜。
学业负担如此之重,当然会怪相频出。当时,日本每年发生的师生恶性冲突达到200起以上,学生因不堪重负自杀或自杀未遂的事件更是有上千起。
对“填鸭式教育”怨声载道的社会情绪迫使文部省在1976年首次发布了《关于改善小学、中学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指出“精选教育内容,旨在实现学生过上宽裕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的目标”。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完善,日本正式告别“填鸭式教育”时代,开始了为期30余年的“宽松教育”改革。
以当时的情境看来,“宽松教育”绝非“没事找事”的盲动,而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教学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势在必行的改革。
管得住公立学校
管不住补习班
在“宽松教育”方针下,日本中央和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将小学至高中的总课时从5821课时减少至5785课时,《中学指导要领》的册页从261页减少至123页,公立中小学从每周上课6天减至5天等。表面上看,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业负担,但遗憾的是,这些命令并未彻底执行。
“宽松教育”遭遇的最大问题,是日本大量私立学校拒不响应文部省的要求,继续维持旧有的“填鸭式教育”。由于文部省的教育令只能约束公立教育部门,而考试竞争又确实存在,于是就出现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原本占据优势教育资源的公立中学只能提供宽松的托底教育,无法为想要上名校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于是,几乎所有想上一流大学的中学生都投入私立中学,公立学校的优质师资随之也不断流失,教学质量下降,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而且,日本文部省迟迟没有制定出一个新的考试规范,无法对“宽松教育”所注重培养的“新学力”进行考察,由此导致了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间的不公平竞争愈演愈烈。慢慢地,对于那些上不起私立学校又想上好大学的学生来说,课外补习学校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根据文部省官方调查,全日本中学生上课外补习学校的比例从1976年的38.0%上升到1993年的59.5%,目前甚至已超过65%。课外补习学校林立,让“宽松教育”的初衷大打折扣,还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家长的负担。
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状况?对此,日本教育界一直存在两种观点:民间的主流观点是指责“宽松教育”造成了目前的教育不平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正是因为文部省对减轻课业负担的命令执行不彻底,才造就了眼下的窘境。一向支持“宽松教育”的寺肋研在卸任文部省审议官时就曾敏锐地指出:“这些年来日本教育一直在进行一场不公平的竞赛,私立学校视文部省出台的制度如无物,‘宽松教育\’的面目被扭曲了。”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手段作保障,“减负”就将成为一场不公平的“裁军”,加剧教育不平等和阶层分化,这恐怕才是日本“宽松教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
减负会导致
学习能力下降吗
有关减负的另一层担心,是担忧会因此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这个问题在日本“宽松教育”时代也时常被人提起,尤其是“2003年恐慌”和“2008年恐慌”的发生,将日本对该问题的争论推向顶峰。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作为参测国,日本成绩向来不错,但在2003年,日本的成绩却出现大幅下滑,除了科学依然排名第二之外,数学从第一下滑到第六,阅读从第八下滑到第十四。这一下滑令不少“宽松教育”的反对者找到了口实,指责“宽松教育”令日本青少年的学习能力下降。无巧不成书,2008年,日本首批完全接受“宽松教育”的“宽松世代”大学生毕业,而日本大学生就业率恰在那一年骤然暴跌。一时间,要求政府结束“宽松教育”的呼声成为社会主流,日本最终宣布“去宽松教育”也肇因于此时。
不过,如今看来,日本民众对“宽松教育”的批判有些矫枉过正。首先,2008年刚好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一年,世界各国的就业率在那一年都普遍走低,赶上在这一年就业,其实是“宽松世代”的不幸。至于对PISA成绩暴跌的指责则更似是而非,PISA测试是自2000年才开始有的,当时参测的日本学生受的已经是“宽松教育”,所以日本社会所谓“日本学生PISA测试成绩向来很好”的刻板印象,其实也是由“准宽松世代”所取得的。2003年排名的大幅下滑多少与当年参评国家增多有关。到了2015年的PISA,日本又重新夺得了总评第二的好成绩,这样看起来,PISA成绩非但不是日本“宽松教育”失败的表现,反而是其成功的明证。
作为危机感强烈的民族,日本一直在反思“宽松教育”的得失,但这种反思并非彻底否定“宽松教育”。实际上,日本如今施行的“教育强劲化”恰恰是对“宽松教育”反思后的继承——它要求日本的公立学校拿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追平与私立学校之间的差距,强调学习能力的增强而非学时的增多。日本的教育改革并非在走回头路,而是走出了反思后的第二步。中国教育应该从中汲取的,不应当是对“填鸭式”应试教育的迷恋,而是坚定减负的决心,并制定更科学、更可操作的减负方案。
新闻推荐
柴闪闪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印象深刻。“是‘闪闪发光\’的‘闪闪\’。”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柴闪闪,身穿着墨绿色工作制服,介绍自己的时候,眼神里透着一股认真劲儿。2004年5月,中专毕业后在外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