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政协委员刘雅鸣建议:把气象科普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

中国气象报 2018-03-12 10:49 大字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任务。尤其在全球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多发频发背景下,提高公民气象科学素质,主动趋利避害,任务紧迫而艰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围绕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提案建言献策。

刘雅鸣建议,把气象科普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多层次完善气象科普教育与培训体系,多手段创新气象科普载体,全方位推动气象科普社会化,增强公众应用气象信息、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是趋利避害的前提

公民科学素质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价值的内在动力。据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为6.20%。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超过10%。

刘雅鸣认为,“作为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科学素质是人们科学主动趋利避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美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当前,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自然和经济社会因素耦合影响,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高发态势,气象灾害突发性、异常性和复杂性凸显,防御难度加大。

这意味着人们身边的灾害风险在加剧。而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公民气象科学素质的相对不足。“老百姓有效掌握、利用气象科学知识的素养和能力还有待提升,尤其是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防灾减灾知识较为缺乏,自救互救技能还很有限。”她说。

这一现状正成为我国当前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一大短板。对气象科学知识的欠缺,还易导致人们难以充分理解、积极响应政府的防灾减灾救灾行动,使应急减灾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在刘雅鸣看来,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增强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技能和应用气象服务信息的能力,是提升全社会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平安中国”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多层次完善气象科普教育与培训体系

“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养,需要气象科普工作的久久为功。”刘雅鸣表示,中国气象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气象科普工作,不断扩大科普覆盖面、增强针对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部门开展的“流动气象科普万里行”等活动已走进十余省份,惠及受众近10万人。“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技活动周”等气象科普活动品牌效应也日益凸显。但与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的迫切需求相比,仍有差距。

她在提案中建议

将提升气象科学素质纳入国民教育与培训体系,多层次完善气象科普教育与培训体系,更广泛地覆盖重点人群与地区。

“例如,进一步加大面向青少年的科普力度,让气象科普不仅进校园,还要进课堂、进教材。”刘雅鸣表示,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需创新气象科普教育方式,加强农村气象科普信息化建设;针对城镇劳动者,可在就业技能、职业培训过程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灾害应急演练等。

她特别指出,针对提升领导干部的气象科学素质培训同样不容忽视。“领导干部自身的气象科学素养,关乎其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决策能力。”她建议将气象科学素质培训纳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以及各类干部培训院校教学计划。

多手段创新气象科普载体拓宽传播渠道

老百姓以何种方式和渠道获取气象科普内容,直接关乎对气象知识的理解程度。如今,科普馆、新媒体等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气象科普平台。刘雅鸣建议,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气象科学传播渠道,多手段创新气象科普载体。

“可将国家气象公园建设作为抓手,打造科普新阵地。”她举例说,国家气象公园兼具生态保护、观赏游览、科普和文化研究等功能,在具有丰富气象景观资源的区域建立国家气象公园,能充分发挥气象景观作为科普资源的天然优势。她建议,将国家气象公园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和旅游管理体系,实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气象防灾减灾、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气象科普工作同步推进。

此外,刘雅鸣认为,气象科普工作还应深度融入科普小镇、特色小镇建设。例如,将气象科普标准与规范纳入其中,在科普小镇和特色小镇打造气象科普品牌、彰显气象元素、展现气象特色。“科普中国乡村e站、世界气象组织百年台站等,都可成为气象科普的新平台、新载体。”她说。

刘雅鸣强调,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社会力量不可或缺。应推动气象科普传播的现代化、科普时空的全域化、科普资源的社会化,鼓励社会机构、企业、个人通过众筹众包、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气象科普事业,建设众创、众筹、众包、众扶、众享的气象科普生态。 

(原题为《政协委员刘雅鸣呼吁多措并举提升公民气象科学素质》)

新闻推荐

更好地发挥企业家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

改革开放走过40年,企业家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家信心。代表委员认为,应通过建立创新容错机制、更好地为企业“减负”“加力”等方式,更好地发挥企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