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不是只能背背背
将于今年秋季开始实施的普通高中新课标,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原先的14篇增加至72篇;而在去年9月,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也迎来了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部编本”教材最引人关注的变化之一,也是古诗文篇目的大幅增加。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新课标增加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一事,老师、学生、家长大多表示理解与支持。如果说,增加古诗文篇目是方向,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值得进一步探究。
很拼家长积累“秘籍”引导孩子爱上古诗文
“昨天数学考试,马虎做错十题。惊恐晚回家,误入妈妈卧室;错题!错题!引起爸妈怒吼!”傍晚下班到家,当公司白领王姣看到儿子得意洋洋地递上自己写的《如梦令》时,她有些忍俊不禁。“看来,自己对孩子古诗文素养的引导,没有白费。”
王姣的孩子正读小学五年级。平日里,学校会在课上教孩子学习古诗文。同时,学校还编写了书籍供学生参考背诵,也有古诗吟诵社团鼓励孩子加入……“学校很重视古诗文的教育培养,但并没有当做硬性任务扔给孩子,这一点很好。”然而,王姣并不满足于此。文科生出身的她,深感古诗文对塑造孩子人生有多重要。从儿子打小开始,她就十分注意挖掘和引导他对古诗文的兴趣。如今,王姣可谓“身经百战”,也积累了一套自己的“秘籍”:一起背、比着背、游着背、诱着背。
下班后,王姣会时常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背诵古诗文;还专门找了一位儿子的同学,让两个孩子一起“比赛”背诗,“每学习背诵完一首,他们就会在微信里语音打卡交流”;带孩子出去泰山等地游玩时,她也会提前准备好相关古诗文,在游览的过程中讲解给孩子;而当遇到孩子学习兴趣不高时,她则会拿一些奖励条件,比如请吃大餐、请看电影等,引导和督促孩子学习古诗文。
不知不觉地,母子俩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也收获着某些“惊喜”。“今年寒假,我们去西湖,当他在三潭印月那个岛上看到一片萧瑟的环境时,竟脱口而出‘枯藤老树昏鸦\’,让我挺意外。”王姣说,如今,孩子掌握和背诵的古诗早已超过百首,刚刚过去的寒假,她还选了11首宋词让孩子学习。
谈及经验,王姣认为家长应该多用一些心,“在孩子学习古诗文上,要多想办法耐心引导,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当成硬性任务强制孩子背诵。一旦强迫,孩子就会反感。”
尴尬学生期待老师讲得更活老师感慨学生应付
高二学生沈宏鹏从小就酷爱古诗文。他说自己小时候,家里就有不少古诗文书籍,“自学+父母辅导”的模式,在他心里留下了美好回忆。不过,自从进入中学后,沈宏鹏对古诗文的学习掌握,则主要以考试要求的范围为准了。
让沈宏鹏真正苦恼的是,老师讲解古诗文的模式有些死板、不灵活。“我希望老师可以由浅入深,从诗词表面讲到某一个朝代的种种细节和氛围,而不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年轻漂泊晚回乡的悲伤情绪\’……”现在,只要老师布置了背诵篇目,班里同学都会在课后使劲背,“因为那是分数啊,不停读不停读,读到条件反射自然就背下来了,可是背了也容易忘……”
包娅是某公立学校初三语文教师。作为老师,她表示支持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然而从教四年以来,包娅发现,一些学生在面对古诗文时,容易表现出厌烦、无奈等情绪。“不懂读,读不懂的情况比较多,小时候的教育欠了账。学生对古诗文的掌握主要依靠背诵,是以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心态在应付。”
而当学生升入高中后,课本考试大纲对学生研读古诗文的能力要求提高了。许多学生仍用以前固有的方式来学习,对古诗文的理解便往往达不到要求。如此循环,学生容易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在面对背诵要求时,会有些怨言,觉得压力大。除此之外,“总认为高考对古诗文的考查只占很少的分数,而自己却要花非常多的时间来掌握,觉得不划算,也是阻碍一些孩子热爱古诗文的一个因素。”
讨巧找到有趣的表达让孩子感到学古诗能很好玩
除了死记硬背、引导着学习和背诵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掌握古诗文的方法呢?
知名电视主持人王芳2016年出版了《最好的方法读唐诗》一书,很快引起社会关注。谈及当初出版此书的想法,王芳坦言,一方面,是受到小时候父亲教授自己古诗文方法的影响;另一方面,王芳有自己的女儿,正在读小学。她发现孩子学诗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死记硬背。至于诗歌产生时候的背景、环境、诗人的遭遇和心情都不了解。“当时我就特别希望把我小时候学习的方法教给女儿。然后我就开始研究,渐渐地就用了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呈现和表达古诗。”王芳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是教育专业人士,但优势是表达,“我争取做到一种有趣的表达,让孩子们感到学习古诗能很好玩儿。”
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让王芳发现,目前中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所云”。“当时是什么心情、什么历史环境,人物关系等等都不太注意。仅仅是为了背诗。”王芳举例说,其实李白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刘禹锡写《陋室铭》等背后都有很多可挖掘、很生动曲折的故事。然而,现实却是“学生们更多时候就是为了背这首诗而认真地背,过了这个学期就很快忘记。”
对于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一事,王芳坦言这是好事。“特别好。古诗文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独有的文字密码。如果你自己都不懂,将来如果外国人去研究我们的唐诗宋词诗经,你说多丢人呀?”
观点我们不是古人背诵不该是唯一标准和指向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暨专家组成员马相武认为,普通高中新课标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增加到72篇,有其现实考虑。契合了语文教育改革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从性质上来说,这是一个推荐性质的新课标,并不直接意味着72篇古诗文每一篇都必读必背。一些家长和学生有压力有抵触可以理解,但不必有太大的思想负担。
相比种种讨论,马相武认为,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真正执行和贯彻。这其中,尤其要注意细化并解决“标、教、学、考、本(书本或课本)”五个方面。因为,目前全国各省区有不同的教育水平、层次和差距,各省也都有自己不同的地方课标。现在国家正逐渐将不同地方标准汇集到全国统一的课标上来,但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还没有出现。全国统一的教材什么时候出现、在教材中应坚持什么标准来选择古诗文、如何发掘出对培养人才更有价值的古诗文、所选古诗文与新课标的关系是什么样的等,值得认真研究探讨。
综合以上考量,在马相武看来,新课标推荐的72篇古诗文,应有一个不同的选择范围——哪些必读必背,哪些一般学习,哪些精读,哪些泛读,需要教育部或下设教育管理机构来选择,划分范围,做出界定。如此,老师、家长和学生才有更明确的教和学的方法。
与此同时,马相武指出,目前在教育方法上,对古诗文的学习、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比较依赖于背诵,这也值得商榷。我们毕竟不是古人,背诵不该是唯一标准和指向。“背诵当然应该是一部分。要承认死记硬背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但这以外的教学要素和教学方法更加重要。比如,如何培育孩子在文化、科技、智慧、宇宙、创作和创意等方面的意识和精神,怎么样加强语文、传统文化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代性,结合古诗文教育来渗透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加强高尚人格培养和人生大境界提升,更需要思考和重视。”
据北京晚报报道
新闻推荐
近年来,一些夸大其词、虚假宣传的医药广告‘牛皮吹上天\’,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打击力度,但仍有消费者频频‘入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