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航业将保持强劲发展态势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樊曦)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理事长李军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世界民航业进入新的景气周期,我国航空运输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潜力和活力的航空运输市场,将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
李军表示,我国正在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迈进。在多种交通方式中,无论是旅客运输量还是旅客周转量,民航增长速度都是最高的。据统计,2017年我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08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5.49亿人次,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12.5%和12.6%。
李军表示,按照民航“十三五”规划关于航空运输总周转量的预期增量,即从800多亿吨公里增长到1400多亿吨公里,同样的增长美国用了14年时间,而中国计划用5年来实现,所形成的安全压力比以往更大,全行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切实做到对安全隐患零容忍。
他表示,民航业实现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必须破解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制约,还要着力提高民航运输的便捷性和加强品牌建设。民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是航班正常率达到80%以上,这是世界民航的中等水平,但按我国民航目前的运行环境,达到这个目标有很大难度。目前影响航班正常率的因素除天气原因外,空域问题是第二大因素。提高航班正常率,亟须深化体制改革,在空域资源供给方面有新的突破。
关于航空物流发展,李军表示,近年来我国航空物流发展滞后。一方面是航空货运规模尚小。国外大型航空货运公司都有数百架飞机,而我国民航货机只有140多架,分散在十几家公司,占一半运量的客机腹舱也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此外,货运发展方式落后,还停留在从机场到机场的传统货运阶段,亟须大力推进传统航空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在谈到通用航空发展时,李军表示,在民航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预期到2020年,通用航空总飞行时间将从目前的80万小时增长到200万小时,但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因素尚未消除,需要根据国家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通用航空的特点,准确把握行业需求和发展重点,做到务实发展。
郑州航空港架起“空中丝路”
□新华社记者李亚楠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为全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先行区,目标是打造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经过5年快速发展,航空港实验区不仅初步形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枢纽网络,带动河南融入全球经济循环,而且为我国内陆探索出了一条依托航空扩大开放、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取得不俗成绩,离不开航空港实验区位于中国中部的战略性地位,以及郑州处在主要高速公路和铁路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势。”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首席顾问约翰·卡萨达说。
作为拥有最多功能性口岸的内陆城市,航空港实验区已建成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多个进口商品指定口岸,正成为我国内陆重要的进口货物集散地和分拨中心。例如,产自智利的樱桃和蓝莓,从采摘到在郑州通关,只需28个小时。
数据显示,2017年,郑州机场客货运量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其中,货邮吞吐量由2012年的15.12万吨提升到2017年的50.3万吨,年均增速30%以上,是全行业平均增速的6倍;旅客吞吐量由2012年的1167万人次提升到2017年的2430万人次,年均增速15%,超出全行业平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
“2017年,郑州机场国际地区货邮吞吐量占比超过60%,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邮量占六成以上。”航空港实验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马健说。
枢纽优势使航空港实验区吸引了大批航空偏好型、外向型产业。目前,这里集聚了富士康、中兴、酷派等188家智能终端产业链企业。2017年,手机产量达2.99亿部,全球每7部手机中就有1部郑州造。
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进一步激发了航空港实验区的活力。2017年,区内的新郑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3374.5亿元;中欧班列(郑州)实现了每周八去八回;跨境电商进出口单量均领跑全国。
开放集聚产业,产业聚拢人气。目前,航空港实验区建成区面积近80平方公里,以去年开园的园博园为带动,实验区规划人均绿地面积16平方米,将成为河南生态环境最好的区域之一,一座现代国际、生态宜居、科技智慧的航空都市已初步呈现。
(据新华社郑州3月6日电)
新闻推荐
加强对政府预算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 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详解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申铖)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导意见》。为什么要出台指导意见?其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实施程序和方法如何?7日,全国人大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