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拜年礼品互相转赠遇尴尬 保质期较短食品成“甜蜜”负担

白银晚报 2018-02-22 10:12 大字

本报讯(记者杨涛)新春佳节,亲戚朋友之间少不了互相走动,礼尚往来。然而,在这一送礼的高峰期里,出现了许多尴尬事。有的礼品在亲戚之间兜了个圈,又回到了主人手里;有的家里礼多为患,尤其是水果、袋装奶等保质期较短的食品反成负担。

“这些水果得赶紧吃掉,否则都烂掉,太浪费了。”狗年春节假期刚结束,市民郭女士一家人常常把吃当成了一种任务——平时餐后休闲、消食的水果反倒成了负担,只在早上喝的牛奶竟成了一天中解渴的饮料,这种非常规的饮食着实让人吃不消,郭女士告诉记者,这一切皆因扎堆礼品惹的祸。

郭女士说,她家共有四口人,其中一位是高龄母亲,每逢年节都会有许多亲戚来探望老人。自今年初一到初四这4天时间里,家里就堆了6箱牛奶和好几个水果礼盒以及各种饼干、麦片等。这些牛奶基本上都是保质期为一个月的袋装牛奶,如何尽快在保质期内消耗掉它们成了全家的一种负担。“一箱牛奶有18袋,6箱就是108袋,平均一天得喝三四袋。再加上我们自家每天订的4袋牛奶……这么多牛奶怎么能喝完?”郭女士说,除了牛奶之外,还有那些水果,搁不了几天就开始烂,看着这么多好东西坏的坏、扔的扔,她感到非常可惜,却又无可奈何。

郭女士的体会并不只是个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市民都为节日期间扎堆而来的礼品发愁。一些人索性把这些礼品转赠给其他亲戚朋友,这也闹出了一些笑话。

大年初三那天,家住市区怡景花园的白女士拎了两瓶白酒到亲戚家串门。可是刚一进门,亲戚瞅了瞅白女士带来的礼物,突然愣了一下。当时白女士虽然纳闷也没太在意。昨天,她才从旁人口中得知,原来那天送给亲戚的两瓶酒恰恰是这位亲戚之前送给白女士的。“过节这两天,家里前前后后来了许多亲戚朋友,我根本就顾不上区分谁送的什么东西。没想到这么巧,我竟然正好把人家送给我的东西又原封不动送了回去。”

对于春节期间送礼扎堆的现象,一些受访市民认为,亲友之间在节日里互相探访、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浓厚的人情味。然而,近年来物质渐丰,许多礼品在周转循环过程中已逐渐变质不能食用,最终进了垃圾箱,这无疑是一种挥霍与浪费。

新闻推荐

风寒、风热感冒分不清? 专家教你辨证施治

新华社北京2月19日电七九八九,单衣行走。冬春交替之际感冒易发,如何鉴别风寒、风热感冒,及时对症下药?专家提示,患者可通过自行辨识口气等表征来判断感冒类型,辨证施治。中医认为,冬季常见的感冒有“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