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中华文化基因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论哪个年龄段,也不论当下身处何方,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我们都背过“春眠不觉晓”,都背过“床前明月光”。诗词总会在我们的成长记忆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诗词给我们以高雅的气质,给心灵以美的熏陶,并能够给我们的灵魂以甜美的休憩。想象一下,若没了崔颢、李白、孟浩然、杜甫,黄鹤楼上、晴川阁下该缺失多少韵味,登高望远又何来壮怀激烈?
诗词文化还与每个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我常跟中小学教师和家长们交流,我们有一个共识,都认为语文教育的关键目标便是唤醒孩子的母语感知能力,但是今天的教育却离这个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要承认,年轻一代的母语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在下降。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来看,这将会影响每一个个体乃至一个族群的素质,这也是目前很多文化问题的症结所在。
对于中国文化来讲,能训练母语感觉、提升感知和运用母语能力的媒介,最精粹而又符合中庸之道的,莫过于唐诗宋词。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有它的基因,诗词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传基因。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传承有过中断,但只要有机会唤醒它,亲近它,它就会立即引燃我们这个族群血液中所蕴藏的文化火种,重新点亮我们的人生,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助力。
我有一个观点,华夏文明发展的最大特色不是空间的扩张,而是时间的延续。因此,我在讲诗词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唐诗宋词,而是上下搜罗,古今贯通。但这次做这样一个设计,写这样一本《唐诗简史》,自然首先是由于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自公元618年大唐王朝建立而观之,正好是1400年。
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伟大时代,那是直到今时今日还依然活在我们心中的盛世大唐。唐诗,生动而全面地展现了彼时身份复杂的诗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终极思考,蕴藉着大唐神韵,尽显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巅峰气象,浓缩了华夏文明发展史上所积累的文化精华,堪称世界文学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
经典最大的作用是什么?我觉得所谓经典,就是可以把它融进血脉里、骨子里,随着人生的成长,就像造血干细胞,可以在漫长的一生中不停地为我们提供滋养。事实上,不论得意还是失意,站在诗人曾经站过的地方,回眸诗人的身影,眼前有景,心中有情,我们的灵魂会瞬间被激活,和历史、自然、社会、文化以及我们这个族群中的所有人达成一种和谐共振。
在考察了唐诗的流传历史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诗词乃是全民的财富,是大众的财富。就像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的版本我见过的就有八九种之多,还有人说找到了五十多种。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在诗歌的流传过程中,全民都参与了作品的再创作。根据版本学研究的成果,李白原诗应为“床前看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现在流行的版本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说,这样的改变,更好地体现了汉语的特色,将母语表现力强的优点发挥到了极致。汉语是一种分析性语言,它重实词,而轻助词、虚词,哪怕连动词都省略了,也能很好地表情达意,甚至更能体现出至纯的境界。“看月光”,多了个动词,显得不那么纯粹;改成“明月光”后,境界瞬间得到了升华。“举头望山月”,最后改成“望明月”,省却了与月亮这个意象可能相互干扰的“山”的意象,变得更纯粹,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也就更醇厚了。
还有一个例子。张继写《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当时的姑苏城外原本没有枫桥而是封桥,就是封建的“封”,马上封侯的“封”。封桥的意思不是取景,而是取功名。《枫桥夜泊》写完以后,因为这首诗影响太大了,“封桥”就被改成了“枫桥”。但问题是,枫桥是后出现的,为什么诗题却是《枫桥夜泊》呢?那是因为张继写的时候,诗题根本就不叫《枫桥夜泊》,而是《夜泊松江》。因为这首诗,当地把名字改成了枫桥;而诗题到了《唐诗三百首》,就已经改成《枫桥夜泊》,因此我们今天所读到的就是《枫桥夜泊》了。这个事例不仅再次说明中国目前流传的许多诗歌作品是全民参与的结果,而且还让我们看到了文学作品反过来影响乃至改变社会现实的奇特现象。
2017年,中国电视上的诗词节目很热,有许多朋友问我这个热劲儿还能坚持多久?我觉得它能热多久,接下来是否还有新的热点,都没有太大关系。它只要热过了,作为一个文化的引子,在社会上能够引发一种共鸣、共识,对于中华文明的复兴起到一种积极的推进作用,它的历史使命就达到了。(选编自《唐诗简史》,标题为编者加,有删减)
郦波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
郦波
新闻推荐
处理交通违法有新规定了!为了进一步打击“卖分、买分行为”,公安部交管局统一对全国的电子眼处理系统进行了升级,自3月1日起,凡是通过自助机、手机APP、网站等自助渠道办理非现场处罚业务的驾驶人,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