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语言是一把钥匙

定西日报 2018-02-12 07:47 大字

□蔡占奎

第一次接触到“语言是一把钥匙”这个论断,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上,我记得很清楚,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课文里,韩麦尔先生在临近下课时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当时,我对这个比喻感到很新颖,韩麦尔先生激动的举动和对法语的热爱都令我大为吃惊——语言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随着我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成熟,我发现这个比喻越来越贴切,直到有一天,我觉得它不再是比喻!哦,韩麦尔先生说得是那么准确、深刻:语言是一把钥匙,一把能够开启整个民族文化大门的钥匙,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最后的精神火种,它承载着整个民族生存的希望!

时至今日,再没有哪个国家会轻视语言的力量。

因为一种语言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比如汉语中“道”,从古代的“万物皆有道”到现代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个字不知蕴含了多少“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意义。试问,世界上有哪种语言,用一个词就能将“道”的含义完整地表达出来?

一种语言,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在礼仪之邦的中国,敬语体系非常发达,“令尊”“叨扰”“斧正”等这些词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准确的描述。

一种语言,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腾。在异国他乡,偶然见到故乡的文字,亲切之情,油然而生;说同一种语言对民族的凝聚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个人在用“同一种语言”沟通的时候,也会找到自己的归属。

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千方百计地推广本国语言。英语国家斥巨资巩固英文在全球“老大哥”的地位;法国、德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在世界各地成立语言中心,教授本国语言;近年来,随着亚洲的国际地位不断攀升,汉语、日语、韩语等一批亚洲语言也异军突起,正在成为继英语之后,世界范围内的“主流语言”。

中国的软实力建设离不开汉语在全世界的推广,但现状是,连普通话的推广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国国内“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依然很严重,有些人用英语的文法说中国话,还有些人干脆“中西合璧”。另外,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语言”,甚至一些令人看了摸不着头脑的“火星语”。

语言是一把钥匙。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日趋激烈的文化纷争,我们有责任握紧手中这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能开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大门的钥匙,还博大精深的母语一片纯净的发展空间。

新闻推荐

切实维护节日期间市场价格秩序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当前经济运行热点

据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记者/申铖安蓓)“发改委将进一步做好市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障好春节期间市场供应,维护良好价格秩序,保持价格总体稳定。”在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