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张初创企业成长演化图揭秘上海创业群体画像:平均34岁
桑大伟博士发布报告。 新民晚报 图
上海创业生态如何?上海初创企业是如何成长的?上海创业者典型画像是怎样的?记者16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桑大伟博士领衔课题组着眼上海“创业质量”,连续两年对800家初创企业进行调查和访谈,形成基于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视角的《2017年上海市区域创业生态指数报告》。课题组绘就了首张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演化图和上海创业者群体典型画像,揭示了创业者群体特征和成长规律,指数调查发现不同阶段初创企业所需关键资源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创业扶持进入“精准扶持”阶段。
上海创业者群体典型画像
上海创业者的群体典型画像
34岁创业正当时,八成以上创业者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高学历创业者“最纠结”——800家受访初创企业呈现的上海创业者群体平均年龄为34.2岁,超过八成(81%)的创业者拥有本科以上的教育背景,一般在创业时已经有了5-8年工作经验。博士等高学历创业者更愿意利用技术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解决社会痛点,但学校背景越好、学历越高,创业的机会成本越大,对于创业失败的恐惧也越大。
超六成创业启动资金来自个人积蓄,超九成创业者选择第三产业。挑战自我实现梦想、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依旧是最主要的两大创业动机。六成以上(62%)的创业初始资金来自于个人积蓄,表明创业者起步阶段的原始资本积累更充分,更容易控制股权。超过九成(92%)受访创业者来自第三产业。
创业者对创业活动兴趣阑珊,认为朋辈交流最受益。调查显示,园区平均每个月举办近40场创业活动,而创业者平均每个月只参加1.7场活动,形成巨大反差。进入成长期的创业企业更加聚焦自身产品或服务的打磨,逐步开始拒绝一般性的浅层社交活动。
“34岁的创业者,或许已经是“上有老下有小”的群体,影响他们的创业因素,相比办公地交通和环境,或许更是子女就学或父母就医的影响。”桑大伟说,为创业群体画像会更真实反应上海创业者的真实状态,能够为创业者营造更适合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提供建议,也解答了为什么上海创业政策、活动不少,但创业者感知不多的原因。
初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演化图
18个月是成长拐点
课题组对创业企业成长轨迹进行描绘——创业需要半年的“准备期”,特别是人才招募,优秀互补的创始团队是成功的基石;创业启动第一年为生存关键阶段,初创公司平均12个月后开始盈利,需要闯过“盈利生死线”,确保企业平稳度过“出生期”;实现盈利后创业企业进入“加速提升期”,第二年也成为企业能否迅速壮大、杀出重围、成为未来规模性企业的关键阶段。调查还发现,18个月是初创企业走向分化的“关键分叉点”,创业企业发展分成加速成为高成长性企业、进入瓶颈等待突破、企业经营不善三类。
对应上述成长轨迹,课题组发现,创业者的自身心态、现实压力、客观需求都有显著变化,创业者能否度过最危险的“爬升阶段”,突破生死线、闯过成长关,关系企业能否成为一家真正成熟的初创企业。“对创业者心理的关注也应该加强,何时关注更恰当?根据报告,可能创业者第18个月最焦虑,或许这一阶段对创业者心理健康的关注应该加强。”桑大伟说。
人才是最大短板
经过调研,在沪创业的初创企业集中反映,创业人才需求得不到满足依然是成长最大痛点,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供给依然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园区和孵化器一站式”服务成标配,但流程周期差异大;合作机构多而不精,各类关系疏离,成效偏低。调研发现,部分园区成为城区中的“孤岛”,未能看到各园区或者孵化器有明显对接区域内产业的规划,未能有效起到引入和培育重点种子企业的布局作用。“大部分园区签约了一定数量的合作机构、导师等,但园区与这些机构或人员关系松散,杂而不专,实质上成为各投资机构海选项目的来源渠道,并未实现实质性深度合作。也没有实现差异化竞争。”桑大伟说,超过半数(51%)园区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入驻企业冗杂,缺乏共同语言,创业者之间仅保持疏远的“邻里关系”,难以实现深入合作,共生共荣。
(原题为:《上海交大发布2017上海城市区域创业生态指数报告》)
新闻推荐
App里爆表的污染指数,阳光无法穿透的灰色天空,戴着口罩去上学的小孩……这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我们对雾霾最切身的联想。而雾霾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当谈论“环境公平”时,是否了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