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爱心需要“透明”

德阳晚报 2018-01-16 11:02 大字

□吴平

前不久,深圳市民政局调查组约谈了深圳市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责令其立即停止“同一天生日”网络募捐活动,并提交募捐活动情况报告、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协议及所有公开发布的文件资料。(2017年12月26日人民网)

“同一天生日”募捐活动是打着在“分贝筹”公众号中查找与自己同一天生日的贫困孩子,为TA捐出一元钱的名义的网络募捐活动,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方式也是有创意的。但是,与很多慈善活动一样,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监管不到位,美好的、善意的后面总是容易隐藏着这样或那样的让人无端的揣测或“猫腻”。“同一天生日”募捐活动就是发现在募得大量捐款背后,一些受助人为不同姓名的同一个人,有些不同姓名的受助人照片也有问题。于是此项活动被叫停。

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扶贫款、救灾款被侵吞、贪污、折扣、瓜分现象,也有很多腐败分子因此被牵连查处。所以,一些慈善组织与活动遭到质疑,爱心变成了担心。也有些爱心人士在公信力受到质疑后干脆选择了绕开“组织”去实现“爱心直达”,把捐献的钱物直接送到受助人手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收到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个人的信息有限,渠道不畅,组织起来困难等,这种“爱心直达”式的捐献效果又显得十分“微薄”,难以为继和推广。慈善事业被质疑,爱心捐献又很茫然,其中反映出献爱心的曲折与不易。

其实,以富济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大力提倡和实施,面对爱心人士的质疑,政府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就亟需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质疑”。笔者以为,首先,组织慈善捐献必须确保真实性,公开明细,必要时需要推举民间爱心人士参与其中或者跟踪查询,比如钱款或物品都送到哪些贫困户手中了,贫困户获得的钱款与物品总和是否与捐献的总和相等。其次,善款的管理与落实也需要有一个公正的监管部门,包括民间的爱心人士参与监管。第三,钱款、物品落实到哪些贫困户手中,需要有一个明晰的张榜公布,最好包括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等等,而且越细越好,便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与查询。慈善事业只有在阳光下,在公开透明的监管下,才能够取信于民,才能够防止和杜绝猫腻和腐败,才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并形成更大规模的捐赠扶贫热潮。

新闻推荐

政协委员陈盆滨履职不忘授课

新华社杭州1月15日电(记者夏亮)2017年年初当选家乡浙江省玉环市政协委员的极限跑者陈盆滨在玉环“两会”期间,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的同时,也不忘向参会的20余名委员现场授课,普及和推广跑步知识。“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