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科技﹢”助推云南核桃产业做大做强

西南商报 2018-01-16 08:09 大字

云南核桃产业创新成果发布会日前在昆明举行。发布会重点推介了云南核桃产业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云南核桃系列创新产品、种植技术、发展模式,为挖掘云南核桃的品质、生态、人文价值,做大做强云南核桃产业,带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释放出创新信号。

当天,发布会重点推介了“云南核桃产业创新行动计划”和“大理州核桃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了“核桃平衡酸奶系列新产品”“核桃林下丹参原生态种植技术”以及云南核桃产业未来发展新模式。

据了解,云南作为世界深纹核桃(泡核桃)的原产地,有120多个县市区有核桃分布或引种。2016年末,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达4280万亩,总产量102万吨,综合产值305亿元,核桃主产区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超过1500元。而位于滇西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有“中国核桃第一州市”之称,全州核桃种植面积达1015万亩,2017年核桃总产达35万吨,面积占全省的1/4,产量约占全省的1/3。

据大理州州长杨健介绍,该州核桃产业是云南省覆盖面最广,在当地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大的富民产业。但是,随着云南核桃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快速增长,加上相关生产企业各自为政与粗放式管理,同质产品竞争激烈,价格趋势走低,虽有一些知名品牌,但缺乏精深加工,使得云南核桃产业难以做深、做大、做强。

据了解,为推进云南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核桃产业带动其他特色农业产业以更高质量发展,2017年,云南省政府印发实施了《云南省核桃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大理州政府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聚焦核桃产业科技创新驱动、精深加工,以提升一产、打造二产、壮大三产为核心,以“大理漾濞核桃”品种资源和基地规模为基础,共同推进大理州核桃产业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实践中,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充分发挥在高原特色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专业学科、科技和人才优势,组建核桃科技智囊团队及科研课题小组,开展核桃全产业链整体策划和研究,提出了“云南核桃产业创新行动计划”。目前,“核桃平衡酸奶系列新产品”研发、“核桃林下丹参原生态种植技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介绍,“核桃平衡酸奶系列新产品”是应用现代发酵技术和现代超低温冻干技术开发出的零添加新型核桃和鲜牛奶深加工产品,它不仅突破了乳酸奶类产品保持期短、销售半径短的问题,而且融合了核桃的营养成分,让酸奶的口味更佳、营养价值更高、食用更为方便,并实现了常温下酸奶保质期1年,为扩大酸奶类乳制品营销范围和市场空间、利用传统食品带动核桃产品的市场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另外,该系列新产品的研发,突出了云南核桃特色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在促进核桃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大理州奶牛养殖和乳制品等传统产业的发展。

另外,核桃林下丹参原生态种植技术则探索出在核桃林下种植丹参的原生态种植技术,收到了有效成分高于药典标准3-4倍,亩产值6000-8000元的良好成效,为核桃林地综合利用找到了好的发展路子。

张华

新闻推荐

多地组织第三批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申报 电改进入纵深推进关键年

去年全年降低用户电费支出超过700亿元;市场交易电量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6%,占售电量的31.2%;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全面铺开,混合所有制公司启动运作。这是近日国家电网公司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2017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