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强忍丧夫之痛,好儿媳韦正仙 照顾重病公婆六年从不言弃 本报记者 陈春怡 文/图

淮河晨刊 2018-01-10 13:29 大字

韦正仙喂公公白米粥,一勺喂进去,半勺流出来,一顿饭需要半个多小时。

丈夫去世后,她本可改嫁,但为了体弱多病的公公、婆婆,她关闭了个人情感的大门,留在夫家继续当媳妇尽孝。在公公、婆婆眼中,她既是媳妇,又是女儿。她就是经开区长淮卫镇汪庙村村民韦正仙。

强忍丧夫之痛 挑起生活重担

“这样的好儿媳,真是太难得了。”采访中,这是婆婆徐正兰提到最多的话。

3日上午,记者来到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韦正仙正在给病床上的公公李金才喂稀饭。医院条件有限,韦正仙先放在易拉罐瓶子里搅和凉了,再倒到饭盒里,吹一下喂一口。稀饭不停地从李金才嘴角流出。韦正仙一手端碗,一手持勺,手里还攥着纸巾不断擦拭公公的嘴角,动作流畅、娴熟。一小碗普通的白米粥,喂了将近半个小时。“儿子年纪轻轻就不在了,走了近6年,儿媳担起这个家,勤勤恳恳地操持,又得做生意又得照顾我们两个尽孝,不容易……”徐正兰一边对记者说着话,一边紧紧攥着李金才的手腕,方便儿媳喂饭。李金才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行为无法预料,总是掀被子或是拨弄手背上的针头,仅靠儿媳妇一个人无法照顾周全。

时钟拨回到2012年。那一天早晨,韦正仙刚将两个孩子送上学,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告诉她其丈夫在南方跑车时“出了点事”,让她带着结婚证、户口簿尽快赶往广东。听到这里,韦正仙瘫坐在地上。“如果只是伤了、残了,怎么都不会让带结婚证、户口本,我当时就意识到,肯定是人不在了。”韦正仙抹着眼泪告诉记者,后来发生的事情自己记不清、也不愿意提起,只知道“家里顶梁柱塌了”。

丈夫活着的时候,韦正仙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两口子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韦正仙负责伺候老人、孩子,丈夫外出跑车负担全家的生活开支。丈夫勤劳,妻子勤俭,日子红红火火。家里先后盖了两栋两层小楼,在村里算是富裕户。

“人一走,我的好日子就到了头,既要挣钱又要照顾家。那个时候两个孩子还小,我每天忙里忙外,多少次都想跟他一起去了算了!”喂完了粥,公公逐渐安静下来,韦正仙将碗洗干净放在床头,握住他的右手,将婆婆换下来歇一歇,她叹了口气对记者说:“但我公婆就这一个儿子,我是唯一的儿媳妇,没办法,这个家只能我挑起来。”

相处有道 忍让迁就不计较

“公公婆婆失去唯一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那种痛苦无法想象。”韦正仙说,为了不让公公婆婆难过,她强忍着失去丈夫的痛苦,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安慰公公婆婆,希望两位老人尽快从悲伤中解脱出来,“我只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在房间偷偷哭。”

尽管韦正仙做了最大努力,公公还是支撑不住,先垮了。从年轻的时候起,公公的身体就一直不好。儿子的意外去世,更是摧毁了老人的健康。此前,他还能在村里遛弯,儿子走后,老人再也离不开轮椅。几年前的一次意外摔伤,又让老人患上脑出血,从此这个病便一直折磨着他,经常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2016年,公公又被诊断出患上阿尔兹海默症,生活彻底无法自理。

每天6点起床、给公婆和孩子做早饭、为公公换洗衣服、喂药,晚上再给公公洗漱、剪指甲、按摩。老人的每顿饭,她都一勺一勺地喂,一顿饭下来,往往需要半个小时。这些年来,主要是韦正仙负责照顾公公,婆婆则“打打下手”。

长期受病痛折磨,公公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稍不合心意就摔东西。有时,韦正仙刚将碗端到公公的手边,老人试了一下温度,抬手就把碗摔了出去,但韦正仙总是宽容以对。她说,自己也有儿女,能够理解老人的痛苦,“觉得他特别可怜,我怎么会跟他计较?”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5年,公公摔伤了腰椎,一动就疼得叫个不停,可总是躺着,不仅越躺越乏力,也很无聊。韦正仙得空就陪老人说话,帮老人换药、翻身,就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了小半年,直到老人能重新坐上轮椅。

韦正仙说,别人都说她辛苦,但她自己早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在她看来,只要公婆不住院,自己不用家和医院两头奔波,就算是“放了个假”。

不愿再嫁 放不下这个家

丈夫走的时候,韦正仙刚满40岁。这些年来,劝她“再走一步”的人不少,都被她拒绝了。她告诉记者,忙得撑不住的时候,自己也想找个依靠,但是最终还是放不下这个家。

韦正仙家中的地不多,种庄稼每年只能带来二三千元收入。为了增加经济来源,韦正仙尝试着养鸡,从开始的十几只发展到如今的一百多只,经验技术愈发成熟。鸡蛋市场波动,有高峰,也有低谷,由于是散户,韦正仙对于市场的判断往往不够精准,生意差的时候,一个月收入只有七八百元。但她从来不在公婆面前抱怨,一向“报喜不报忧”。她说,老人帮不上忙,不能白白让他们担心,公婆身体健康就是对自己最有力的支持。

采访中,婆婆徐正兰眼眶泛红地说:“我们失去了儿子,但是还能有这样一个比亲女儿还亲的好儿媳,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韦正仙则一再对记者表示:“如果没有婆婆的帮助,我未必撑得到现在。”

徐正兰常年受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所困扰,稍重一点的家务活都干不了。韦正仙承包了家里家外一应大小事务,尽量不让婆婆操心。婆婆要强、好面子,逢年过节,韦正仙总是早早备好给婆婆的新衣、新鞋,给老人收拾得整齐体面出门走亲戚。婆婆勤俭了一辈子,喜欢追问衣服的价格,韦正仙连哄带骗,称衣服是“熟人送的”或是“特别便宜”。每当她挽着婆婆出门,不知道内情的人总以为是女儿挽着妈妈。知情的邻里街坊无不羡慕说:“老李家娶了个好媳妇!”婆婆更是自豪地说:“我家儿媳妇待我们比亲闺女还好!”

“我嫁到这个家里,就要尽到一个做媳妇的责任和义务,既然是一家人,就应该好好服侍老人,陪他们走完生命的路程。这样,我也没有遗憾。”韦正仙很认真地说。

新闻推荐

近千配方获批注册奶粉市场打响品质保卫战

□新华社记者周琳陈聪数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受理配方申请1342个,其中国内企业108家(含7家新增企业),922个配方申请,境外企业67家,420个配方申请;共批准130家工厂、9...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