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如果国宝会说话》用全新视角看美好中华 “微纪录”构建中华文明视频索引

大江晚报 2018-01-04 01:01 大字

精选100件国宝,首次用文物讲文化,用文物梳理文明,通过每集5分钟的“微纪录”创新表达构建中华文明视频索引,带你穿越千年,以全新视角读懂中华文化。近日,由中央电视台、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央视纪录频道承制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国家博物馆首映,该片第一季(1-25集)已于1日晚10点在央视纪录频道开播。精美大气的影像、生动活泼的叙事,让博物馆中的国宝瞬间变得灵动起来,让每一位现场嘉宾都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丰厚与浩瀚。

纪录片创新表达聆听文物说话

首映式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首先致辞,对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创新表达表示赞赏。他表示,《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一次电视传播方式的创新,没有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而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观众平等对话。他说:“走近文物,能欣赏到工艺之美、色彩之美、造型之美;能学习历史、研习美德、感悟民族精神。从收藏到展示,从展示到让文物说话,节目打开了一条细细的门缝,让我们能一窥文物的精彩,倾听文物讲述它们的故事。”

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宁表示,近年来央视纪录频道始终探索用“创新突破的表达、媒体融合的手段、国际顶级的影像”来诠释、传播中华文明。“《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为一部文化信息非常密集的大型纪录片,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以大格局、大视野、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归纳中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展现了文化自信的中国,更以新视角、微表达、引人入胜的故事揭秘了中华文物之美,真正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同道教授也从纪录片创作角度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部纪录片有文物散发的文化气息,是文明之根上开出的艺术之花。“文物之重,短片之轻。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把文物的重量通过最现代、最流行的艺术方式传达出去,让纪录片尤其是短片成为文明传播的轻骑兵。”

传播中华文明让国宝活起来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表示,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基因,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渊源,也是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说,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构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这一目标与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体系相互应和。为了支持中华文明视频索引体系的建设,这次故宫博物院特别选送了凌家滩玉龟玉版、先秦石鼓、《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多件来源于中华文明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文物参加拍摄,并与中央电视台密切配合,努力将文物最美的一面呈现给广大观众。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和中央电视台一直有着密切的合作,双方一起联合推出多部有影响力的作品。他表示:“从《故宫》《故宫100》《我在故宫修文物》到《如果国宝会说话》,故宫博物院和它所珍藏的文物都不曾缺席。通过这些有影响力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了故宫,认识了国宝,也亲近了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以故事说历史以文物讲文明

充电五分钟,穿越八千年。《如果国宝会说话》通过精选100件国宝,每集5分钟的崭新讲述,让沉静的文物“活”起来。总导演徐欢表示:“保藏在文物里的中国,如此古老又如此鲜活。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时代的坐标,标记出中华文明在历史时空中走过的痕迹。”

上至史前,下至明清,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视角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从全国3856268件珍贵文物中精选了100件国宝。文明的先声贾湖骨笛、仰韶人头壶、越王勾践剑、“国之重器”后母戊鼎……每一件甄选的文物都带着强烈的时代痕迹和地域烙印,见证过那些影响文明进程的历史事件。虽然该片每集只聚焦一件国宝,但100集最终呈现的文物却有近千件,那些同时期、同地域,具有共同文明特征的文物精品让每集的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文物的多样性和实证性。

杨诗

新闻推荐

牙周病“深爱”老烟民

有着40年烟龄的刘先生近期感到口腔不适,就诊后被告知患有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口腔白斑和重度牙结石等牙周病,需要戒烟并进行系统治疗。口腔科医生提示,烟民是牙周病的高发人群,建议尽早戒烟减少发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