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感 念 师 恩

右江日报 2018-01-03 09:07 大字

我的求学过程中,几经辗转,频繁更换学校和老师,至今使我难以忘怀的,竟是小学时候的启蒙老师——班定忠老师。后来他调到乡中心校任校长直至退休。我曾写过一些关于班老师的文章,但始终觉得无法完全表达我对班老师的敬爱之情。

日前,我专门拜访已年届86岁高龄的班老师,一见面,我仿若回到40多年前的小学生涯。那时候班老师教我们打乒乓球、打篮球,教我们学习成语与背诵经典,使我们不仅拥有强健的体魄,还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底蕴。记得读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秋季,我们班师生参加生产队劳动——捡谷穂。过后,班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记一次有意义的劳动”的作文题,我的这篇作文在参加全校小学四年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得到两毛五分钱的一本作文簿。当然,这与班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偏僻山村闭塞落后,许多学生家长认为读书无用,普遍认为让孩子在家放牛、做家务是理所当然的事,学生辍学现象十分严重。

“一定要让孩子上学,将来才会有出路。”班老师把当年自己的父母说过的话,用来告诉各位辍学学生的家长。他挨家挨户家访,动员辍学孩子返校。有些家长老远见到他都躲起来,但他从不气馁,进不了家门,就在半路上等着,见到学生的家长就拦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班老师的执著感动了家长,几天后,辍学的孩子们陆续返回校园。

“关爱每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也不放弃一个后进生。”这是班老师的最大心愿,课余时间除了备课,他都是辅导学生。学生有困难,他就竭尽全力去帮助,给学生买文具,有时还要垫支学费。记得1972年5月,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因家里劳动力少,缺粮,家父打算不给我上学了。班老师得知后,立即到家里找父亲谈心。我母亲早年去世,姐妹年纪小,家中唯有父亲一个人劳动挣工分,由于工分少,年终生产队分配给的粮食只够吃八九个月,五荒六月以杂粮野菜充饥。班老师马上从身上掏出所带的40元钱和十几斤粮票帮助我家解决燃眉之急,并说服家父让我返校上课。

班老师以自己实际行动换来了学生的爱戴,也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信任。40多年过去了,回想起与班老师的点点滴滴,我由衷地感到,遇到好老师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我所受到的关爱与理解将受益终生。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心中,教师的职业光荣而值得尊重。每个时代都有教师始终不渝地坚守与执行着最根本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使得中华文化延续与发展至今,他们不愧是文化的使者。

这次去见班老师,则使我又一次重温童年印记。不管我们年龄多大、职位多高,在老师的面前,我们都只是个孩子。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我的老师年龄已大,唯愿他身体健康、生活安稳。

新闻推荐

“专著挂名”盛行,更盼职称改革

记者近日暗访发现,在久被诟病的“论文经济”视野之外,部分高校教师为评职称争相买图书专著“挂名”的风气逐渐兴盛。围绕着图书专著的“挂名”,从内容代写、主编挂名,到代购代销,形成一条灰色利益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