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陪娃备战期末考,你的心理过关吗

齐鲁晚报 2017-12-30 22:07 大字

文/宋静

岁末年底,因为期末考试来临,很多家长开始担忧:陪娃备战考试,对很多家长而言,其实是一场“谍战戏”。不管内心如何风起云涌,表面都得装作不动声色、漫不经心。为了避免“河东狮吼”,杭州一位妈妈还专门发起了“7天戒吼计划”活动,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纷纷在朋友圈发布“戒吼”打卡记录。

陪娃备战考试

“高危”背后源于过度焦虑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做作业,鸡飞狗跳,呜嗷喊叫”……不少家长吐槽,陪孩子写作业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高危”的职业。然而,比平日里陪娃写作业更“高危”的其实是陪娃复习,备战考试。

期末来临,学生的作业量增大,测试也明显密集。很多家长更是对期末考试忧心忡忡,纷纷摩拳擦掌,希望能给孩子一个“神助攻”,于是连哄带吼希望孩子好好复习,期末考试的时候能获得好成绩。

面对不好好复习功课的孩子,无锡一位7岁男孩的妈妈竟然上演了跳楼威胁的苦肉计,派出所民警赶去救援处置。面对警察的询问,妈妈号啕大哭:“孩子是我唯一的希望,不好好复习,考试都不放在心上,长大了考不上好大学可怎么办啊?”

那位妈妈声嘶力竭地控诉,一看到孩子玩,就感觉到未来无形的压力。殊不知,这分压力其实来自她内心过度的焦虑,而这分焦虑带给孩子的压力更是无形的。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人并不是受事情本身的困扰,而是受到他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的困扰,由此产生了焦虑。心理学认为,很多焦虑其实是因为存在不合理信念: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的预期。就像很多人认为“我必须获得成功”,“我对别人好,别人也必须对我好”一样,很多家长对待孩子也有“绝对化要求”的误区,认为孩子该考试了就应该好好复习,认为孩子就应该听话懂事,好好学习。实际上,贪玩、爱冲动、不听话等父母眼中的“缺点”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正常现象。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完美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家长往往会无法接受。“过分概括化”这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很多家长也是难以避免,孩子一次考试考不好就会认为孩子“一无是处”“废物”“长大后会没出息”,简直“糟糕至极”。

心理研究显示,父母和孩子会影响到对方的焦虑倾向。孩子会因为观察到父母的焦虑行为,听到他们表示焦虑的话语而产生焦虑感。轻度的焦虑其实是很正常的,它会提醒我们瞻前顾后、多确认一遍,来保证我们能对特定的事物保持注意力。然而,当焦虑过度时,与焦虑、压力相关的激素会重新分配大脑的资源,使资源从“认知脑”转向“情绪脑”。这个时候,孩子的行为,其实更多依赖于与情绪相关的脑区做出自动化的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越是“河东狮吼”,孩子越是不听话的原因。

这也正应了一句话“父母的焦虑是对孩子的诅咒”,父母越是反复提醒孩子要好好复习,孩子越是不拿考试当回事,越说孩子学习不好、不是学习的料,孩子学习越差。陪写作业、陪孩子复习功课时的不耐心、打骂等行为有时还可能导致孩子自卑、自我怀疑等消极影响。如果碰上追求完美、动不动喜欢拿“别人家孩子”来比较的父母,考试对孩子来说“苦不堪言”也就不难理解了。

做个智慧的陪伴者

内心宁静的家长才能“看见”孩子,作为家长,首先要平静自己的情绪,克服过度焦虑,做一个智慧的陪伴者。

端正角色定位,帮孩子养成习惯

很多家长陪孩子复习经常由“陪”的角色异化为了“监督者”“挑错者”。这不但起不到“陪”的良好效果,反而还可能引起孩子反感,甚至出现抵触和厌学情绪。尤其不要因为孩子写错一个字就数落一顿,这样频繁打断孩子既破坏孩子的思路,也让孩子高度紧张难以投入,更容易破坏孩子的专注力。作为家长,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收获这三种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专注做好一件事的习惯;懂得时间管理,分清事情的轻重。对于孩子而言,养成习惯比一味陪伴重要。

期待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完美

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正处于发展变化中,考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各种问题。现实中,很多家长往往过分追求完美,不能容忍孩子出现丝毫差错。我们要接纳孩子的缺点,更要允许孩子的状态有高潮和低谷,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陪孩子度过人生中的一场又一场考试其实也是家长的一场修行,如果命运没有安排你成为学霸的父母,就尽自己最大努力,告诉孩子平凡人生的乐趣,放下过度焦虑,期待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完美,保持一颗平常心,让孩子自己去拥抱人生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新闻推荐

酒店拿马桶刷刷茶杯,该摘星!

□新华社记者邹大鹏杨思琪近日,一段《哈尔滨市三家五星级酒店“用马桶刷刷茶杯”》的短视频让人“辣眼”。在执法部门确认存在这一问题后,涉事酒店仅表示“十分遗憾”“对宾客带来了困扰”等,并没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