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中纪委机关报刊文:别陷入“马上开会落实”的怪圈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7-12-11 10:11 大字

《开会迷》是著名相声演员马三立和张庆森1955年表演的相声。相声主要讽刺了一个教条主义的官迷,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召开各种大小会议。相声里的“主任”,买一个脸盆也要开会,会上大讲买脸盆的重要性,还“希望大家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精神,进行讨论!”

一笑而过后,结合当下的一些积弊,仍引人深思。当前,在一些基层单位,开会成了不少同志叫苦不迭的事。有干部吐槽“一年1068个会”,平均每天三个会。不少基层干部给人的形象就是:捧个茶杯、夹个笔记本,开会去。而有些会议,参会只不过是“陪会”、捧场、充门面。有人戏言,现在抓工作,下面回复的第一句话十有八九是“马上开会落实!”有人陷入“会议陷阱”:“开个长会研究一下怎么开短会的问题”“连发三份文件通知要求精简文件”。

做工作、办事情离不了开会。而开会是对领导能力、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工作效能最直观的反映。不可否认,务实、有效的会议是动员和组织开展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充满空话套话的会风、充斥阿谀奉承的会风、照着稿子念的会风,是推动不了工作,也解决不了多少问题的。一些官员张口就是官话、空话和套话,各种会议搞形式主义等不良风气,屡屡引起干部群众的反感,既不爱听,也不爱看,从而让干部和群众之间产生了距离感。

现实生活中,有几种会议既讨人嫌,又惹人烦:一是层层重复开会。比如,同样的一项工作内容,县里要开四个会。先是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再是县政府扩大会议讨论,再向县委常委会汇报,最后召开全县干部大会传达。二是不论大事小事、轻重缓急,工作未动,会议先行。工作不及时谋划等会开。三是会议枯燥无味,照稿念,讲大话、套话。比如,开会安排部署某项工作,浓墨重彩强调“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上,怎么细分责任、正视矛盾却轻描淡写。台上滔滔不绝,台下昏昏欲睡。

对于“文山会海”的现象,中央早就三令五申。为什么在一些地方依然是“文山高耸,会海汹涌”?究其原因大概有四:一是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职能转变不到位。要么各部门职能划分不清、职权交叉重叠,要么“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就难免产生会议比工作多的奇怪现象。二是动员手段单一、工作方法不多,通知、汇报、开会成为一些干部最看重的工作形式,一些地方和干部甚至患上“开会落实”依赖症。三是担当精神缺乏,一些领导干部以开会的形式逐层分解、推卸个人责任。不愿挑担子、直面矛盾,有事、有任务了,“开会研究讨论”。出了问题、纰漏,“开过会的,责任不在我”。四是形式主义作祟,好像不开会就不够重视,就无法开展工作。有的会议要求相关人员参会完全是为了“捧场”,而有的人参会是为了刷“存在感”。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如何避免空谈?最容易做的就是改进会风、文风,将会议上和文件中的那些套话空话去掉,直面问题,让民众看到实干的精神。会风就是作风。会风文风好了,党风政风自然会焕然一新。

(原题为《别陷入“马上开会落实”的怪圈》)

新闻推荐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影像册

①薛玉娟展示当年被日军刺伤的刀疤;②薛玉娟在家里;③薛玉娟和儿子薛政走在一起;④薛玉娟在家看电视剧;⑤薛玉娟在家看报纸;⑥薛玉娟展示自己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⑦薛玉娟与自己的宠物龟在一起(2017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