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监局 推进“放管服” 破解“中梗阻”
近年来,市安监局严格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相关工作要求,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方法,坚持依法许可、热诚服务、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工作理念,认真研究解决影响行政审批效能的“中梗阻”问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审批事项办理进度更快,效能更高。
在“放”上求突破
“先批后签”落到实处。按照“两集中、两到位”的要求,市安监局将所有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窗口办理,并且率先承诺实行“零收费”,“三最”城市指标体系质量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行政许可科(窗口)负责人同时担任本部门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首席代表,经本部门充分授权,首席代表全权负责窗口事项的督办、审核、批复以及市行政服务中心组织的建设项目联审、协调等工作。首席代表批准该项行政许可的时间,即视为本部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时间。
“先办后补”提速审批。无论是重大项目申请事项,还是其他申请事项,除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等关键性技术审查资料外,对于其他缺件、漏件以及存在问题的材料,一次性告知申请单位补齐、补正的材料名称和方法。补齐、补正的材料可以在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核查时收取,也可以通过邮政EMS或顺丰速递并选择到付费方式快递到窗口,允许企业边办边补,先办后补。
在“管”上更规范
完善窗口工作制度。该局修订完善《行政许可科(窗口)工作管理规定》,进一步优化规范事项受理、承办、审查、批准、办结、归档的程序和要求,明确了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同时调整充实行政审批工作人员,重新调整补充了包括窗口负责人在内的6名许可业务骨干到窗口工作,总人数由4人增加为9人,服务保障更加有力,受理事项的办理进度明显加快。
现场核查、跟踪回访。为进一步推进行政许可工作提质增效,该局要求行政许可工作人员利用执法记录仪、手机等工具,将现场核查和审查过程全程进行记录和拍照,在审查结束后及时上传至科室微信群。每周一集中向局机关党委报告上周行政许可现场核查情况,由局机关党委根据审查人员提供的企业参加审查的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进行跟踪回访。
加强自我监督。该局印发《市安监局党风廉政和作风效能建设暂行规定》,签订《安监工作人员廉洁自律十项承诺》,规定所有审批事项,包括到企业进行现场核查,一律不收取任何费用,一律不让企业车接车送,一律不在企业就餐。特殊情况确需要在企业就餐的,一律按标准向企业交纳伙食费。为落实规定要求,专门制作了《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工作人员承诺书》《行政许可事项聘用专家承诺书》《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事项现场核查监督卡》,主动公布投诉电话和举报方式,自觉接受企业监督。
在“服”上下功夫
搭建服务直通车。为更好地服务全市重大项目,市安监局为每一个重大项目建立一个微信群,群成员包括局长、分管局长、行政许可科科长、机关党委负责人、重大项目一线挂包干部、重大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经办人等。通过重大项目微信群,挂包干部每周调度企业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即时掌握重大项目建设第一手资料。企业通过微信群反馈的问题,由局领导、挂包干部在微信群进行“网上会诊”,减少书面报送、开会协商等环节,节约了大量时间。
审查事项预告知。一方面,将6个月内许可证即将到期的企业名单书面通知到各区县,由各区县安监局督促辖区内有关企业及早进行安全现状评价,尽量于许可证到期前3个月内提交延期申请材料,以免因许可证超期影响正常生产。另一方面,年初根据市政府公布的重大项目名单,确认需要安监部门审查的项目,由许可科工作人员以信函和微信形式向重大项目建设单位发放《重大项目安全审查告知书》,告知建设单位提报审查需要的材料、程序、方法及要求等。
突破传统审批模式。一方面,按照5个工作日内办结的时限要求,工作人员在受理企业申请后,立即联系专家对技术资料进行预审,保证做到受理后3日内进行现场核查和技术评审。必要时,根据企业“延时服务”、“预约服务”的需求,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审查,变“坐等审批”为“上门服务”。另一方面,引入中介机构提供技术审查支撑,增强技术审查力量,提高审查质量,以克服审查人员仅凭主观意识选聘专家的弊端。
服务事项“零跑腿”。市安监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政务服务事项“零跑腿”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制定了网上申报、网上预约、在线预审、网上办理、结果送达、全程监督等全流程网上办理工作标准,规范了申请书、辨识材料、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等申请材料的提交形式,完善了网上咨询、网上查询、快递证件等便民服务措施,申请单位将申请材料网络上传成功后,可将全部纸质申请材料打包,使用邮政EMS或顺丰速递并选择到付费方式发送至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安监局窗口。审批事项办结后,免费为企业寄送证照文书。目前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已全部实现“零跑腿”网上办理。(刘光传)
新闻推荐
孟青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建设和发展,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