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城市漫步·追溯|江湾镇旧时回忆录

陈雄国 2017-11-20 18:01 大字

在老江湾镇人眼里,江湾镇距离“大上海计划”时候的“江湾”,还有很长一段路,更不是新上海人误以为的“新江湾城”。“虬江十八湾,弯弯到江湾”,江湾以虬江屈曲入境而得名。市镇始建于宋,沿河向东,坐落走马塘(今江湾市河)北岸。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受倭寇劫掠,江湾全镇尽毁,日久生聚,才逐渐恢复成市。抗战期间,江湾成为淞沪战役主要战场之一,多数建筑尽毁,解放后才逐步恢复市集面貌。以下“江湾旧时回忆录”由老江湾人陈国雄口述,陈歆汝记录。11月25日下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跟着陈歆汝沿走马塘走走江湾镇,寻找曾经一座千年古镇的生活痕迹。报名方式详见文末。

1937年的江湾镇。上海图书馆 图。

江湾镇的镇中心在我小时候是现在万安路和新市北路的交叉口,整条万安路便是镇上居民生活的范围,凉城地区那时叫镇南大队,江湾医院的方向是镇北大队,奎照路那一带是奎照大队,逸仙路方向则是镇东大队,这四块区域基本上是农田,居住着江湾镇务农为主的农民家庭。

三观堂。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整条万安路上有三座庙,东边那头有一座东皇庙,西边那头有一座牛郎庙,中间那座则是三观堂,以前最大香火最旺的是东皇庙,但是现在东皇庙和牛郎庙都拆了,只留下了三观堂。小的时候听长辈们说起,每到农历3月28日,从东皇庙到牛郎庙都有隆重的庙会,整条万安路上会有热闹的集市和庆典,有舞龙舞狮的人,踩高跷的人,还有各种小摊贩,但是到了60年代,庙会被停止不再办,因此我没有参与过,只是听说。

拷酒店。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万安路被新市北路分为东西两段,东面那段(从逸仙路到江湾源)有几家茶馆。以前江湾镇的茶馆非常多,镇上的人喜欢到茶馆喝茶聊天,类似于现在的咖啡店,但我不太去,所以对那段路上的茶馆店具体名字记不太清了。在三观堂对面有一家做糕团的店,手艺一流,绝不亚于王家沙,糕团店的师傅就是住在江湾镇的本地人,手艺据说是家族传承下来的,但是后来她年纪大了,糕团店也就关了门。

江湾镇河道。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万安路西面那段(从江湾源到水电路)是镇上最热闹最中心的位置,江湾镇重要的店铺基本集中在这一段。现在万安路这一段只有一边是店铺,另一边是沿河的绿化带,而从前路的两旁都有店铺,一排临河,一排沿街。这条贯穿万安路的河叫走马塘,以前直接穿过新市北路到万安路东面那段,但后来被填了路,因此现在新市北路上没有河道了。在贯穿万安路的走马塘上有很多桥,万寿街上的一座木桥叫万安桥,春生街上的一座石桥叫香花桥,这两座桥之间的商铺我大致都记得,因为我小时候就住在这两座桥之间,商铺的河岸对面那片田间。

过年前,万安路两旁集市。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从万安桥开始沿河第二间是一家裁缝店,往西隔壁是一家豆制品店,再是棉花店,那是你嫂嫂的奶奶家,再旁边是药店,煤炭店、茶馆、肉铺和邮局。这家肉铺是你表姐的爷爷家开的,他们家族生活条件在我小时候算镇上优越的。你表姐的爷爷读的师范大学,是有文化的人,那时的地位类似乡绅,是镇上有名望的人。再加上祖上家底厚实,在镇上能有实力开肉铺,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他家也依然吃穿不愁。(现在位于万安路和新市北路交界处那幢三层小楼包括底楼铺面也依然是表姐爷爷家的家产,他们一家人仍然住在这里,但是她爷爷的婚姻相当不幸,导致晚年做了一系列惊世骇俗之事。)邮局隔壁是布店,隔了两户居民旁是照相馆,再旁边是点心店和鞋店。

江湾镇内一条小巷。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万安路上的那些店铺都是居住在这条街上的居民开的,因此能够开店铺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实力的家族,更不用说开的是肉铺。后来有一部分变成了国营店,比如裁缝铺前的大百货店。大百货店往西隔开一户人家是理发店,然后是钟表店、小百货店、面粉店,再隔开一户居民旁是鼎鼎有名的聚兴馆——江湾镇上最有名,厨师手艺最好的饭店。镇上一般有人想隆重办红白二事都会放在聚兴馆,馆子里都是江湾镇独有的特色本帮菜,外头店里都没有的。我还偷学过几道,我常给你做的三鲜汤就是从聚兴馆里偷学的。后来厨师年纪大了就把聚兴馆关门了。再往西还是一家茶馆,茶馆隔壁是沈太兴(大致这个发音)食品店。万寿街上也有两排店铺与菜场接壤,万寿街上最靠近万安路的几间铺子曾是我同学外公家的家产,但抗日战争时期他外公和日本人一起开澡堂,建国后因此被处决,他两位舅舅也都被流放到外地,他母亲因为嫁给了伙计没有受到处罚。听长辈们说,现在的江湾镇派出所以前是慰安妇营,日本人占领上海时江湾镇被他们毁得厉害,如今江湾镇的衰落也与日本人当年侵占有关。

1937年,江湾镇劳动大学。上海图书馆 图。

在大百货店后面是江湾镇菜场,现在三角地菜场的位置,但是要比现在大三倍,细致地分成蔬菜区域、肉类区域和河鲜、海鲜区域,种类繁多,什么都有的卖,而且是室内的。菜场是有专门单位负责组织经营的,但也有附近的农民将自家产的蔬菜拿到市场来卖。

2017年10月,江湾镇内部分被整治的铺面。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东皇庙拆除是为了造江湾镇第一小学,那时镇上已经有江湾镇中心小学(现在的红旗小学,历史非常悠久有400多年),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一座庙拆了去造一所“多余”的小学。从前江湾镇河道非常多,后来大多被填了造房子,为了发展经济,让更多的人住到镇上。没有了河道,桥也就跟着拆除,因此现在的万安桥已经没有了。从前,从江湾源到江湾医院那一段的新市北路非常窄小,就是一条乡间小路,都是农田,丰镇公园也是一片农田,后来变成了汽车废弃零件堆积厂。再后来,政府把零件堆积厂改造成现在的丰镇公园,这也许是对江湾镇改造做的“唯一正确”的一件事。江湾镇老街上的建筑大部分都被破坏了,没有了原貌,为了发展经济建造的一幢幢越来越高的公房完全令古镇气质荡然无存。

1928年,刚在江湾镇竣工的玉佛寺。玉佛禅寺 图

现在新市南路与奎照路交界处的加油站曾是一栋老洋房,洋房的主人早年在国外,回国后建了这座洋房,还有花园非常漂亮。后来洋房被国家收走,给了一堆人住进来,又把洋房周围的花园拆了,造了公房给人居住,再后来洋房也拆了,变成了居委会,最后全部拆光建了加油站。加油站就在居民区中,非常危险,居民都很担心哪天会因为一点火苗引起爆炸,当初建加油站还抗议过。现在江湾镇唯一留下的老洋房便是加油站对面那片矮平房里隐藏着的三幢,那是弟兄三人的洋房,一人一幢,也是当年出过国有名望的人,我的同事住在他们隔壁。

抗战时期,中国救济妇孺总会江湾留养院使用的场所即为原玉佛寺院址。上海图书馆 图

江湾镇被拆了很多充满着辉煌历史的标志场所,比如江湾电影院,位于现在复兴高级中学的对面,我从小到大,包括后来与你母亲约会,都去这所电影院看电影,曾经人气非常旺,一有电影上映就人满为患,附近地区的人都来看电影。曾经红旗小学对面是少年宫,我小时候也常去玩,但是也被拆除了。

雷允上中药饮片厂内,李时珍像。澎湃新闻记者 沈健文 图

江湾镇就是在不断地被破坏与拆除中“一年不如一年”,越发失去了特色,沦为一座只存在于记忆中的古镇,只能偶尔从万安路上遗留的几幢老房子的屋顶中寻找到过去的影子。

淞沪铁路江湾站原貌。东方网 图。

往日的江湾,小桥流水。上海图书馆 图。

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 | “回忆江湾镇”路上观察者招募

第一部分 行走

带路者:陈歆汝,90后“老”江湾人。

时间:2017年11月25日(集合时间将通过邮件通知各位入选的路上观察者)

路线概览:

招募人数:5位左右

同行者:陈陈呈,影像、舞蹈、剧场人。

如果你:想试试能不能在一座曾经的千年古镇里找到故人生活的蛛丝马迹,欢迎你的加入。

报名方式:请以“江湾镇漫步报名”为邮件主题,发送“姓名+职业+电子邮箱+电话号码+一句话报名缘由”至邮箱shenjw@thepaper.cn

报名截止:2017年11月22日晚23:59。

名额有限,收到包含集合时间和地点的确认邮件即报名成功。

第二部分 讨论

时间:(暂定)2017年12月7日(周日)15-17点

地点:(暂定)那行零度空间(上海市镇宁路465弄161号愚园里C座101室)

嘉宾:

陈歆汝,本期漫步在地者;

陈陈呈,本期漫步创作者;

部分参与行走的漫步者。

讨论活动不限参与人数,报名请扫下方二维码。

讨论会报名二维码。门票含任意饮料一杯。

关于“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

继2016年澎湃新闻·市政厅与瑞象馆共同发起“城市漫步:发现与表述“系列工作坊活动之后,2017年澎湃新闻·市政厅将继续召集对生活在上海的地方经验有独到感受和见解的“在地者”、“创作者”与“观察者”一起“再生产”。

我们需要追溯地方历史,感受空间经验如何影响人,并重新建构地方和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50年前就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30年前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现在刚刚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同一条路,同一爿店,也会有不同的私人经验和身体记忆。曾经这里有一条河,这里有坡,这里是戏院,这里是二手书市……如今不一定还在,但我们还有开放的感官和理性的头脑,双脚能量地,耳朵能听,眼睛能看,双手可以创作。

这些关于地方的个体经验,构成了一个场所的精神。通过这些不同于书本的生动经验,我们可以把一个地方的故事讲得饱满,让人意识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时间积淀的,是有独到价值的。

新闻推荐

湖南省政府任免一批干部,涉及多家省属国企董事长

近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下发湘政人〔2017〕20号文件,任免一批干部。省人民政府决定:陈飞跃同志任省教育厅巡视员;杨里平同志任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曾平江同志任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