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金融“贷”动产业***
新华社西宁11月9日电(记者 徐文婷 邓万里)近年来,青海省通过加大对各类扶贫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形成“支持一企,带动一片、整村推进”的示范效应,有效提高了***力度。
任新萍曾是青海省湟中县多巴镇小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由于父母年迈、丈夫残疾,生活重担压在她一个人身上。2009年,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的一份针对农村待业妇女的招工启事让她的生活有了转机。
“我以前在餐馆做服务员,收入很不稳定,到公司后不仅能在家门口上班,还一步步成为生产车间主管,未来的日子越过越有信心。”任新萍说。
弘大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存忠介绍,除了直接招募贫困户到公司工作外,在粮油加工生产的上下游链条都可以吸纳贫困户务工,比如组织他们种植油菜、做油菜籽收购、加工粮油、贩运商品等。
“我们帮助了贫困户,贫困户也帮助了我们,这是双赢的可持续关系。”胡存忠说,“我们公司只要多吸纳一个贫困户就业,金融机构就给我们多10万元扶贫贷款,而且有政府贴息,这大大降低了我们三农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带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同时也给困难群体带去了脱贫好项目。”
除了将村民转变为以工资收入为生活来源的产业工人,青海省金融扶贫创新的还有不少。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当地金融机构通过为青海聚能活力源饮料有限公司提供优惠利率的产业扶贫贷款,该企业通过资金补助的方式回馈贫困人口。2016年至2020年,河南县5400名贫困人口每人每年可领500元至900元不等的“红包”,累计资金1890万元。
此外,“金融+电商”“合作社+农户”“农民变股民”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产业带动脱贫,有效培育出了一批带动贫困户和普通农户发展致富的特色项目。
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统计,截至2017年9月末,青海省各类扶贫贷款达到1115.6亿元,同比增长24.93%。其中,项目***贷款余额903.4亿元,同比增长29.81%亿元;个人***贷款余额24.7亿元,同比增长55.7%。
新闻推荐
本报讯(崔业晨记者陈旭耀)结合惩治“微腐败”专项活动,东区于近期开展了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清理、大排查工作,严防公款吃喝等“四风”问题反弹回潮。自查自纠,严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