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50万中国人7年追踪研究:体力活动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工作、家务中的体力劳动、体育锻炼,都属于体力活动。东方IC 资料
热爱马拉松的蓝领们也许会希望看到的一个好消息是:科学家们最新研究发现,体力劳动能帮助人们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困扰。
这一结论来自一项对中国50多万名成年人七年连续观察的前瞻性研究。
11 月9日,该论文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心血管杂志《JAMA Cardiology》上。牛津大学教授陈铮鸣是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日前,陈铮鸣教授告诉澎湃新闻,任何形式体力活动的增加,都对预防心血管病有益。这一研究为中国现有的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尽管工作、家务中的体力劳动、体育锻炼,都属于体力活动,不过参与该研究工作的北京大学教授李立明表示,与高收入国家有所不同,中国人群的体力活动主要与职业有关,而非休闲时间的体育锻炼。
研究人员从中国10个地区招募了50万余名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 51 岁,通过常规死亡报告以及住院记录系统来追踪他们的健康状况。
据悉,招募时近49万人在基线调查显示无任何心血管疾病病史,但在持续七年半的随访中,调查对象共新发冠心病5000余例、缺血性脑卒中25000余例、脑出血5200例、以及心血管病死亡事件8400例。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这些疾病结局事件与总体力活动、职业相关体力活动和非职业相关体力活动(包括通勤、家务和锻炼)的关系发现,体力活动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健康,即这些研究对象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较低,另外,还有血压、心率及体质指数也都比较低。
在进行上述数据分析时,研究人员还调整了一系列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产生偏差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如社会经济状况、吸烟、饮酒、膳食、血压、健康状况、肥胖、糖尿病以及休闲时静坐时间长短等。
他们发现,与体力活动水平最低的个体相比,体力活动水平最高组的人的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生风险的总和降低23%。
研究数据还显示,来自中国农村地区的年轻男性或者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平均体力活动水平较高。
自牛津大学的研究作者 Derrick Bennett 博士说:“这是全球首个在发展中国家开展的大型前瞻性队 列研究,证实了总体力活动、职业和非职业相关体力活动对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明确保护性关联作用。”
高血压患者应该怎么样合理地进行体力活动?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陈铮鸣提醒,高血压患者应当把管好血压放在首位,但目前中国只有约5%左右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
11月7日,陈铮鸣在上海召开的“2017精准健康和精准营养国际研讨会”上报告了上述研究成果。该研讨会为期2天,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营养学会基础分会携手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德国巴斯夫集团共同成立“精准营养科研转化产业联盟”。
大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分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林旭研究员认为,这将有助于推动精准健康和精准营养研究、转化、应用和产业化,从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新闻推荐
“新”字是十九大报告的“字眼”,一个“新”字贯穿整个报告。报告第二、三、四章节分别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