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闻> 国内新闻> 正文

献礼十九大 电视剧《青恋》央视一套热播郭京飞车晓首次搭档亮度高

桂林晚报 2017-10-23 11:03 大字

车晓郭京飞首次演情侣。

郭京飞剧中变身农村青年。

为喜迎十九大胜利召开,18日晚,央视一套推出献礼大剧———26集青春励志、农村创业题材电视剧《青恋》。该剧着眼大时代、大主题,聚焦新农村、小人物,讲述以郭京飞、车晓等为代表的年轻人在农村创业追梦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以林深为代表的一批创业青年克服困难挫折,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群像,还通过不同人物的情节设置,展现了多个时下社会时政热点,如农村基层选举、招商引资、生态经济和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休闲农业带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等。

主演郭京飞车晓首组CP“相爱相杀”

《青恋》以“青山之恋,青春之恋”为主题,讲述了原本在城市工作的青年林深(郭京飞饰)回乡创业的青春励志故事,在遇到当地采矿破坏生态环境的境况时,他挺身而出为村民们寻找其他致富之道,力求为老百姓谋得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出路。

而车晓所饰演的沈聆是一名投资行业的金领丽人,一次意外发现了云舍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经济,毅然舍弃了年薪百万的机会,决心自主创业开发云舍村生态项目,并在和“冤家”林深针锋相对却又同舟共济的合作模式中渐渐滋生了感情,从此展开了一段“相爱相杀”的旅程。

主创编剧团队采风几十个乡镇

《青恋》筹备长达两年多,编剧团队参与到多个县一级、村一级的班子会议、招商引资、解决问题的日常工作中去,观察记录基层工作的点点滴滴;甚至还“厚着脸皮”到村支书、县委书记的家中跟踪采访;往返于各类茶商、电商、农户、民宿主、企业家之间,细究群众生产与生活的细枝末节。

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主创团队在浙江地区全面展开深入的采风调研,先后到全省的几十个乡镇百余个采风点,收集到了一系列生动鲜活的故事原型。《青恋》的拍摄以浙江省湖州市的生态标杆地为主要场景,全程以4K超高清拍摄,展现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画卷。

配角何赛飞郭凯敏等老戏骨飙演技

《青恋》由著名影视剧导演马进执导,他曾执导过《幸福来敲门》《突出重围》《春风十里不如你》等热门电视剧,获得过“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含金量十足的电视剧奖项。

该剧男女主角由实力派演员郭京飞、车晓担纲,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搭档,并出演这类风格清新,但又饱含真实生活质感的农村创业剧。曾出演过《裸婚时代》《蜗居》等电视剧的冯嘉怡,此次在剧中也贡献了出色的表演。刚在《春风十里不如你》里扮演美女医生的尤靖茹,与周冬雨、张一山上演情感纠葛,此次再度陷入情感旋涡,为该剧增添了不少青春气息。

此外,剧中还有何赛飞、李光复、普超英、郭凯敏等老戏骨实力加盟。

■专访郭京飞:让青年发现乡村之美是件好事

由导演马进执导,郭京飞、车晓、冯嘉怡、尤靖茹等主演的电视剧《青恋》正在央视一套热播。近日,记者电话专访了电视剧《青恋》主演郭京飞,对于出演一部主旋律电视剧,他直言:“该剧充满环保题材,让青年发现乡村之美也是件好事!”

记者:能否谈谈电视剧《青恋》中林深这个人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郭京飞:林深是一个在云舍村这个小村子长大的小孩,在上海受教育上大学,学的是美术、建筑,后来觉得乡村的发展会更好,再加上他在上海的事业不是很顺利,之后就回到了农村,看到了农村的商机。人物本身也有一份情怀在,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家园变回到以前比较简单、原生态、绿色的状态。

记者:这部剧的总编剧、导演是马进,马导非常擅长情感剧的处理,请你谈谈这次跟马导的合作。

郭京飞:我跟马导这是第二次合作。导演身上有很多与众不同的气质,首先导演的抗压力非常强,其次我从来没有见他发过火,大家知道拍这个戏其实非常紧张,但在高压下,他把各项工作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记者:能谈谈和车晓的合作吗?

郭京飞:和车老师合作非常开心,她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并且非常高端大气上档次、尊贵……非常羡慕她的一点,就是她吃多少都不会胖。我和冯嘉怡天天狂减肥,不敢吃不敢喝,但她经常带一大堆好吃的到现场。

记者:如何看待“农村青年人创业”?你在演这部戏之前会不会格外关注这样一个群体?

郭京飞:农村人创业我没什么研究,但是身边我见到过。我们现在的创业方向和之前已经不一样了,我相信大家会更好,而且在这种环境下创业大家会更开心、更容易得到尊重。

记者:最初认识你是在话剧舞台上的《鹿鼎记》和《罗密欧和祝英台》,演得特别好。近些年你演得比较多的是影视作品,对话剧舞台现在你是怎样的心态?

郭京飞:我会回归话剧舞台的,但现在我一直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剧本,因为我觉得话剧还是要更让人思考一些,尽量要跟娱乐分开。等到合适的时候,我会回到话剧舞台的。

记者:你对当下演技派与偶像派(小鲜肉)之争有何感想?你想做个什么样的演员?

郭京飞:演技派和“小鲜肉”没什么好争的了吧,大家都有自己的观众群,而且我从来没有排斥过“小鲜肉”,我认为红就应该趁早。作为媒体真的不能老是攻击这些“小鲜肉”,本来人家都是干干净净很聪明阳光的,最后被网络攻击,可能会导致他们做一些比较压抑的事情。还是要充满爱地去看待事情。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看这“科学疯子”如何高速运转——追记时代楷模、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

本报记者张日芳“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黄大年曾在朋友圈上写下此话。当他的生命定格在58岁,他的老师、学生们这样评价,在回国的7年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