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中国动态清零背后的真相

老年生活报 2022-04-08 11:26 大字

2021年年中以来,伴随德尔塔、奥密克戎等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全球大流行,一些西方国家在自身应对疫情不力的情况下,不断对中国持续推行的动态清零方针加以诟病,实质上是对中国所秉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国家治理体系、基本国情的不解、歪曲和误读。

一些西方媒体发文认为,中国保持动态清零成本过大。事实上,中国的动态清零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在中国国家疾控局首任局长王贺胜看来,动态清零的目标恰恰是追求最低的社会成本,符合中国国情与科学规律。

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始终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确实付出了不小的成本。 “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为经济的损失可以补回来,人的生命如果失去就不会再来。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在不断深化对新冠病毒认识,不断深刻把握防疫规律的基础上,中国已在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对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分类收治措施,其中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此外,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居民购买自测的抗原检测产品不需要备案。

在最新版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中,核酸检测范围由“全员”变“区域”,更加突出强调科学和精准划定。

中国领导人表示,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美国《华尔街日报》今年2月发文称,“中国新冠动态清零策略带来供应链风险,全球经济面临威胁”。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看来,中国与世界联系紧密,一举一动都对世界有着重要影响,动态清零展现的是中国抗疫的适应性调整机制。

中国工信部总工程师田玉龙表示,目前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经济增长数据表明,中国疫情防控政策对产业链、供应链是有利的,坚持这个正确的防疫策略,中国才能在全球率先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才得到了保障。李鲲

新闻推荐

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发送货物9.48亿吨

据新华社北京4月5日电(记者樊曦)记者5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