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ESG的机遇与挑战:投资空间巨大 亟待明确信披标准

新京报 2022-03-30 00:43 大字

郭沛源

商道融绿董事长罗英宇

鹏华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沈双波

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

伴随双碳战略目标推进,ESG(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受关注度正在持续升温。

今年初,上交所、深交所同步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ESG相关内容。上市公司是否将要全面强制披露ESG报告引发市场猜想的同时,已成时代趋势的ESG,似乎早已刮起一场热潮。

在中国,尽管起步稍晚,但随着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造长期价值并有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的ESG理念也为更多企业和机构所认可。对ESG的研究逐步深入,相关监管制度加速推出,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践行ESG,国内资管机构的ESG投资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

我国未来ESG发展有哪些重点?资本市场在推动ESG过程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是否会带来双碳相关ESG投资产品的加速发展?对此,新京报对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沈双波、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鹏华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基金经理罗英宇进行了采访。

ESG目标与盈利目标系一体

新京报:企业的盈利目标与ESG目标是矛盾的还是一体的?企业践行ESG会提高企业价值还是降低企业价值?

沈双波:毫无疑问,企业的盈利目标和ESG的目标是一体的。首先,盈利目标体现在短期或中短期,ESG目标是中长期的,ESG管理可以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ESG管理优秀的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人,也就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公众公司来说,比如上市公司、发债企业,有更多的投资人青睐时,公司的市场价值就会无形中提升。

ESG有三个层面,“E”就是环境维度。基于气候变化和政策进行环境风险管理,可以让企业应对因宏观政策和微观供应链变化及展业而带来的潜在风险。比如传统产业节能降耗、制定双碳计划并实施,需要增加转型技改资金的投入,虽然短期成本有所增加,但长期来说,节能提效会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成本。

ESG的“S”就是社会责任,加强员工的责任教育、加强供应商的责任意识管理、提升企业社会公益性贡献等,不仅能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还可降低外部风险,从而对企业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正面的影响。

总体来说,有良好ESG表现的企业更能够应对市场变化的要求,在监管和市场对ESG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ESG表现更优秀的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罗英宇:2005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发布的《在乎者即赢家》报告中首次提出ESG概念,这一报告的核心逻辑是,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表现良好的公司,通过对新出现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的较好控制、通过对有关监管法例或消费趋势变化的准确预测、通过进入新产品市场或降低成本,就能够实现股东价值的提升。此外,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也能够对公司价值的重要构成因素——信誉和品牌产生重大影响,这些无形资产通常占上市公司三分之二强的市场价值,所以很有可能对公司竞争力和盈利产生巨大影响。因此从上述论述来看,企业的ESG目标与盈利目标是一体的,企业践行ESG会提高企业价值。

郭沛源:ESG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其实事关如何用新的可量化方法来再造或修正公司理论,重新衡量公司价值。近年来的探索方向主要是从ESG角度来全面衡量一家公司的非财务绩效,并与财务绩效一起来评估公司的业绩。一般认为,ESG表现优异的公司会有更长期稳健的回报,符合“股东的长期价值”。

新京报:资本市场如何推动企业践行ESG?

沈双波:践行ESG最核心的肯定是企业,企业要进行自我管理和披露。外部力量要推动企业践行ESG,首先起作用的是监管部门,其次是投资者,还有一类核心力量是第三方评级机构。

从投资者来说,投资者的投资价值导向影响了企业的行为。投资者如果更加看重企业的ESG表现,而不是短期业绩的回报,很大程度上会推动企业的ESG管理。其实,现在国际和国内的投资机构对于ESG已经非常关注了。从数据来看,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简称UNPRI)的全球机构有4800多家,从2018年开始,中国机构加入UNPRI的节奏明显加快,目前已经有90多家加入,其中一大部分是以资产管理者的身份加入。UNPRI的六大投资原则均与ESG相关,包括把ESG纳入到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等,对投资人考量投资目标的ESG表现提出要求。

国内也在发生积极变化,我国资本市场的主流投资机构已经在引导企业关注ESG表现。根据我们的统计,截至去年年底,泛ESG的公募基金共有151只。除此之外,还有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也在做ESG相关投资业务,一些ESG指数建立,这些在资本市场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也看到,我国ESG的发展与国际相比处于不同阶段,现阶段投资人的投资价值导向和评级机构的作用可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一些ESG投资者在实际执行层面可能并没有做到按照ESG来投,仍然以短期投资回报为主,也较难通过ESG指标去约束被投资主体。

我认为,资本市场对ESG的引导还是应该更加具体有效,才能让企业从根本上重视ESG的管理水平。

罗英宇:在中国市场上参与ESG投资的最大亮点,是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渐进入机构化投资时代,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和经营活动的参与力度将逐渐深入,投资活动将会顺应ESG理念发展,实现政府、投资人、上市公司和产业等多方“帕累托改进式”的共赢大发展。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国外投资者会坚持强调社会责任投资原则,所以中国在继续建设和完善中国资本市场的基础上,会逐步推进中国ESG责任投资的有序发展。

今年ESG信披继续“小步疾行”

新京报:我国正在逐步加强对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要求。2022年1月,上交所、深交所同步修订了《股票上市规则》,增加了企业社会责任、ESG相关内容。这是否代表了未来会有更多上市公司需要披露ESG信息的趋势?

郭沛源:今年初我们发布了《2022年中国CSR十大趋势》,其中一大趋势就是ESG信息披露要求增多。

生态环境部正在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强化企业环境信披,2021年底发布了管理办法,2022年初发布了格式准则。证监会态度明确,既积极又稳妥,采取鼓励而非强制方式,分步推进。《公司法》有望完成修订,首次提出鼓励公司“公布社会责任报告”。

我们预计,2022年ESG信披继续“小步疾行”,总体平稳并出现几个“冒尖”现象。一是“冒尖”行业,高碳行业和金融行业会发展更快;二是“冒尖”市场,绿色债券市场、绿色信贷市场的参与者会面临更多披露要求;三是“冒尖”地区,已纳入或在申请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将更积极推进信披工作;四是“冒尖”指标,碳排放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指标,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会面临更大压力,披露碳信息和气候风险。

新京报:目前我国的ESG信息披露以自愿披露为主,ESG报告应披露哪些内容、有哪些量化指标也未形成统一标准,导致各公司ESG披露的质量参差不齐。未来,对于完善企业ESG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和规则体系,你有何建议?

沈双波:按照我国ESG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我认为,第一步是要逐步引导企业主动加强ESG的管理和信息披露,非强制性的披露。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市场投资人、行业或者相关管理部门来做一些制度上的约束和安排。

第二步应该明确提出需披露的ESG指标内容。因为目前国际、国内的指标不同,市场上各个评级机构的指标也不同,需要从政策层面出台一个整体的指标框架,不必细化到三级指标,但至少到二级指标,明确企业应该披露哪些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市场参考主体均有边界和范围可参考,再渐至全面强制披露。

再下一步就是监督管理。企业披露ESG信息不合格、数据不规范,或者该披露的没有披露等,监管部门依法依规进行管理。

罗英宇:虽然在ESG信息披露和评价标准方面,中国需要结合本国实际情形进行考量,但是在ESG信息披露框架上不能撇开目前已经在全球被广泛采纳的标准。对于完善企业ESG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和规则体系,在框架性标准和分类上,要充分参考和对接全球主流标准,然后逐步制定分行业的ESG信息披露指引,使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更有针对性,能更好地满足企业自身及其他广泛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起步阶段,巨大投资潜力待挖

新京报:我国也在发展ESG投资,ESG基金规模近几年快速增长。未来ESG投资有哪些空间?

郭沛源:我国ESG投资还有巨大空间。目前海外资管行业中纳入ESG因素的资金比重超过30%,中国还不到5%。

根据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统计,2016年-2018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融入ESG投资理念的资产规模都有两位数的增长率:美国为38%,澳大利亚、新西兰为46%,日本则高达307%;欧洲虽然基数较大,但也有两位数增长——11%。从总量来看,2018年欧洲融入ESG投资理念的资产规模为12.3万亿欧元,占资管市场的48.8%。

从中国市场看,ESG投资起步虽晚,但速度很快。泛ESG指数、泛ESG公募基金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逐年上升,但从存量上看距离欧美市场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的ESG和责任投资要真正进入主流,要加强四个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ESG信息披露;ESG数据服务,特别是评级、指数等;ESG标准,包括上市公司ESG评价方法、基金产品ESG分类方法等;长期投资者的进入。

此外,中国金融市场的结构与外国不同,中国的银行体系比较庞大,所以银行在ESG方面也有很大潜力可挖。

罗英宇:当前中国ESG投资市场刚进入初步阶段。ESG在实际投资中具备较大投资价值,适合投资者进行中长期投资。ESG投资是长期投资中一个必须考虑的维度。我们研究发现,代表传统能源的S&PGlobalOil指数、代表清洁能源的S&PGlobalCleanEnergy指数2010年以来表现出明显差异性的市场表现,但是代表全球ESG投资的S&PGlobal1200ESG指数与上述两者相比夏普比率更高。这表明ESG投资可能是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论体系存在,并不完全追随基本面、政策等相关传统驱动力量。

沈双波:现在ESG投资策略在固收和权益领域都有一些应用,比如ESG主题的权益产品或债券投资组合,以及绿色债券、碳中和、SLB(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债券产品,这些都在泛ESG的范畴内。从产业来看,除了我们经常提到的清洁能源、清洁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领域外,传统产业的碳减排技术、节能环保等也是企业ESG管理中“E”部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这些企业也将是ESG投资人的重要投资主体。

从监管的要求、企业对于ESG的认知、投资人的投资价值导向、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引导等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看,如果说各方都全力去推进ESG的发展,那么中国整体的ESG投资市场容量应该会更大。

新京报:我国正在推进“3060”双碳目标,双碳也是ESG中的重要内容,这是否会带来双碳相关ESG投资产品的加速发展?通过引导ESG投资是否可以帮助双碳目标的实现?

沈双波:双碳是ESG中“E”的维度。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对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很重要,在这个领域里也有ESG表现好的企业,例如一些石油化工企业,它们制定高于行业标准的排放要求,然后去践行,就会带动整个行业的变化,对于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起到了非常正向的支撑作用。

罗英宇: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和资本市场对ESG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个长达40年的新产业投资风口已经显现。据测算,2060年实现碳中和共需要约136万亿元投资,除政府出资外,需要引入大量社会资本,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发挥作用,无疑是一片蓝海。

从ESG受到投资机构重视的驱动因素也可以看出双碳的推动作用。除了疫情期间ESG相关基金产品有明显超额收益从而引发市场关注之外,去年以来,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文件的发布,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格拉斯哥开幕等事件表明,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和行动自上而下地开展,这推动了ESG投资加速发展。另外,当前新能源革命直接呼应了ESG投资理念,“十四五”期间受益于新能源车、光伏、风电等产业需求快速增长,2021年以来ESG基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声音

有良好ESG表现的企业更能够应对市场变化的要求,在监管和市场对ESG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ESG表现更优秀的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和资本市场对ESG关注度不断提高,一个长达40年的新产业投资风口已经显现。据测算,2060年实现碳中和共需要约136万亿元投资。

从中国市场看,ESG投资起步虽晚,但速度很快。泛ESG指数、泛ESG公募基金产品的数量和规模逐年上升,但从存量上看距离欧美市场还有较大差距。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顾志娟

新闻推荐

稳住外贸基本盘亟需多方“给力”

□文思童康建林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有力支撑。2022年,外贸面对的不确定、不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