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的新年答卷

市场星报 2022-01-20 00:40 大字

在2021年行业转型关键时期,银行理财产品整体稳健均衡,仍为投资者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管理规模也稳居大资管市场第一。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7.95万亿元,累计兑付投资者收益6400亿元。

打破刚兑、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资管新规实施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要求、投资流程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22年是银行理财产品新旧模式转换完成后的首年,伴随宏观经济、市场环境等诸多变化,银行理财市场将呈现哪些新趋势?能否继续让投资者赚到钱?多家理财公司给出了答案。

产品端 “固收+”类产品可望有较大增长

投资者最为关心的是产品的好坏。在资管新规过渡期内,有两类产品崛起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力:一是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二是“固收+”类理财产品。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特征是期限短、收益可观,是过去银行保本理财的绝佳替代产品,因此,几年时间内规模骤增。而“固收+”类理财产品属于含权类产品——固定投资打底,配置一定权益类资产,使得收益具有一定弹性,在过渡期也逐渐成为主流。

不过,上述产品发行均受到监管政策影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2021年迎来监管新规,规模和收益率已在下行;同时,理财产品资产计量方法须从摊余成本法改为市值法。这种背景下,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在产品端将有不小变化。

平安理财首席量化投资官唐沪军表示,一是长期限产品接受度会更高。随着理财子公司投教工作的普及和深入,未来投资者对长期限产品的接受程度更高;同时长期限产品为投资经理投资提供了更具弹性的操作空间,便于捕捉各类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

二是含权产品品类更丰富。从市场需求来看,理财投资者的数量快速增长,绝大部分的个人投资风险偏好与“固收+”产品相匹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固收+”产品规模的增长。

三是主题型产品增加。随着ESG、养老、低碳等概念的普及,以主题概念、主题行业等为主打的产品将逐步涌现,能充分满足特定投资偏好客群的需求。

2021年就开始涌现出不少主题型产品。在服务“双碳”目标下,2021年,理财公司发行的ESG相关理财产品的数量和规模持续上升。截至2021年6月末,国内市场累计发行银行ESG理财产品74只,累计发行规模达467亿元,产品规模从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投资端 看好股市结构性行情

与理财产品业绩表现直接挂钩的是理财公司的投资能力。如今,各家理财公司都提出要夯实多资产多策略的投资能力。但无论哪种,都基于理财公司投研团队对市场的准确研判。

截至去年9月末,兴银理财管理产品规模1.74万亿元。兴银理财副总裁汪圣明说,2022年,要紧扣传统产业升级、低碳经济转型这个主线,配置核心优质资产,同时也要积极获取逆周期调节下传统行业稳发展而出现的高票息、高股息以及估值修复等投资机会。

兴银理财研究首席徐寒飞日前发布报告认为,对于股市来说,就是风格切换风险上升(小盘、成长的回报可能低于大盘、价值);对于债市来说,也意味着收益率小幅抬升的风险上升。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存续产品,如按成立以来不同投资性质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看,现金管理型为3.17%;固定收益类为4.75%。

配置端 权益投资比例将适时稳健提升

结合市场趋势,理财公司2022年在资产端配置策略将会有所调整。

兴银理财副总裁汪圣明表示,一是要结合理财产品转型的深化,继续做好理财市场基本盘。也就是通过做好大类资产配置结合个券的机会挖掘,以主动管理结合量化配置,把固收产品投资管理做好,有效应对估值切换、转型深化可能带来的净值波动,为客户画出一条美好的净值曲线。二是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行“固收+”策略。“+”的种类、门类要更加丰富多样,从原有的“+权益”,进一步延伸到“+商品、衍生品和另类资产”。另外,还要理顺“固收+”背后的资产配置逻辑,使“固收+”的策略在产品端呈现出与传统的固收投资、主动权益不一样的特征,创造出风险收益介于纯债与主动权益产品之间的绩效表现。

虽然过渡期已然结束,但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资产配置仍以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同业存单、现金及银行存款等为主,占比超过90%,在权益类资产、另类资产等配置上仍然不足,原因是担心净值波动较大,投资者难以接受。从数据来看,权益类资产的配置占比仍在低位徘徊,约在1%至2%之间。■ 据《上海证券报》

新闻推荐

2022年度“全域无化肥”工作推进会暨甘南州有机肥行业协会2021年度总结会议召开

本报合作讯(记者高淑兰)1月17日,2022年度“全域无化肥”工作推进会暨甘南州有机肥行业协会2021年度总结会议召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