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总量增长8.1% 人均GDP12551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下限
文字资料整理:红星新闻记者 严雨程制图:李开红
2021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出炉。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1436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这一年,中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比重预计超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预计将达到25%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8万元人民币,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2551美元,超世界人均GDP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人均水平下限。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宁吉喆说。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2021年,新增就业人数超1200万。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国民经济持续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从去年季度经济增速来看,一、二、三、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18.3%、7.9%、4.9%、4.0%,增速逐季放缓。
“按两年平均算,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增长4.9%、5.5%、4.9%、5.2%,四季度经济两年平均增长率比三季度还高一些,反映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宁吉喆说,从环比增速来看,四季度比三季度加快0.9个百分点,经济企稳态势逐步显现。
宁吉喆表示,下阶段,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据新华社
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四川粮食产量3582.1万吨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发布了2021年度四川省主要民生数据。
2021年,四川全省粮食增产10.9亿斤,全年粮食产量3582.1万吨,比上年增长1.6%,继2020年粮食总产量时隔20年突破3500万吨大关后,再创历史新高。
2021年,四川全省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40.4万吨,较上年增长11.4%。2021年末全省生猪存栏4255.1万头,比上年末增加379.7万头,增长9.8%,生猪产能完全恢复。
2021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0元,较上年增加2558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3%,与2019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8.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比上年降低0.04%,比2019年降低0.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按常住地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44元,突破4万元大关,较上年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7.1%。从来源看,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为23934元、4799元、3322元和9389元,分别增长9.0%、10.7%、8.6%和5.4%。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专家解读
人均GDP超1.2万美元
中国进入跨越
“中等收入陷阱”关键阶段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突破1.2万美元,已经接近世界银行的高收入国家门槛。根据世界银行2021年7月发布的最新标准,高收入国家的“门槛”进一步提升,上调至人均GNI(国民总收入)超过12695美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数据反映了跟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不错的表现,同时也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近这几年是关键之年”。此前,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曾撰文表示,中国将在2026年左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月17日表示,我国目前仍处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人均GDP尚未达到高收入国家下限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当前还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通过艰苦不懈努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实习生 王辰元
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两成
我国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需加快推动“适老”制度改革
根据国新办最新通报,2021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含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2‰。
中国人口学人口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在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来看,我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人口已经进入“零增长”区间。另外,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数量都在增长,人口“高流动性”特征更加明显。陆杰华认为,人口流动对我们经济发展来讲是个好兆头,但是怎样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是即将面临的全新议题。
相较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继续下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指出,社会将逐步适应这一趋势。“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
“按照此前预测,‘十四五’末期我国会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但是按照今天公布的数字来看,如果我们用65岁来作为标准的话,2021年已经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陆杰华表示,随着1962年出生的人进入老年阶段,老龄化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快。
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根据联合国的划分标准,当一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当这两个指标翻番(即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2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超过14%)的时候,则认为该国进入“老龄”社会,也可以说是“中度老龄化”社会。
面对这一形势,陆杰华建议,需要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老年人口数量和比重的过快增长,包括养老资源配置以及其他“适老”制度的改革。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实习生 何宇
新闻推荐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聚焦2022年政法工作六大看点
2022年,政法机关将如何保障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今年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一系列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部署安排,聚焦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