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假证泛滥,须学“美猴王”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随着执法力度的加大,现实生活中“办证+电话号码”的办假证广告越来越少,但网上制售假证的商家仍然猖獗——居民身份证、出生医学证明、驾驶证、病假条、入职体检报告、贫困证明、死亡证明等各种证件证明应有尽有,并且仅需几元钱的成本,制出假证能卖几百元甚至上千元。(12月23日《法治日报》)
人的一生似乎都与证相伴,因此,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泛证社会”。正因为证的重要性,还因为“证明自己是自己”“证明爸爸是爸爸”等各种奇葩要求,让许多人“谈证色变”“望证兴叹”。于是乎,一些人看到了“商机”、找到了“窍门”,一条制售假证的黑色产业链“应运而生”。随着网络的便捷性和隐蔽性,制售假证从线下走到线上,从大街小巷堂而皇之贴广告,到平台暗语隐文揽生意,手法方式花样翻新,令人难以发现和查处。
有人把网络制售假证者比作“白骨精”,无非是说他们为了高额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危害社会和公众。同时又善于“变脸”“分身”,不易觉察和识别,不便打击和整治。既如此,有关职能部门就应该学学孙悟空,用“美猴王”的思维、智慧和功夫,把制售假证者当做“妖魔鬼怪”来收拾。
首先是要用“火眼金睛”的识别能力让网络制售假证现“真身”、露“真容”。这种识别既体现在监管、执法部门通过明察秋毫,及时发现网络制售假证的蛛丝马迹,进而及时防范、精准打击。也体现在行政审批、验证服务环节,通过细致认真的态度、专业的技术能力和先进的检验手段,让各种假证及时“现身”,让弄虚作假者无法如愿。
其次是要用“金箍棒”般的有力武器和手段把网络制售假证行为“打回原形”。既然制售假证涉嫌违法犯罪,一经发现就决不能姑息迁就,坚决依法予以查处、打击。
新闻推荐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下称“保险业协会”)近日就《定期寿险示范条款(公开征求意见稿)》《终身寿险示范条款(公开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