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1.2万亿元长期资金利好哪些领域?

绵阳日报 2021-12-16 08:34 大字

15日,年内第二次全面降准正式落地,将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这笔资金将利好哪些领域?

中国人民银行本月6日宣布,决定于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这是今年以来,人民银行第二次全面降准。

就在今年7月,除了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人民银行已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当时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

为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够释放大量资金?

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按规定需要准备相应资金缴纳给中央银行,而缴纳的这笔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当然,缴纳的存款准备金越少,银行的“手头”越宽裕,流动性就越高。

所以,存款准备金制度逐渐演变成了货币政策工具,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成为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约束的重要手段。

2018年以来,我国十多次降准,释放流动性超10万亿元。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准备金率已从2018年初的14.9%降至现在的8.4%。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两次动用降准工具,共释放长期资金约2.2万亿元。尽管降准频次不高,但金额不少。要知道,去年人民银行三次降准共释放资金约1.75万亿元。

加大资金释放的力度,是否意味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了我国货币政策的基调,再次释放出保持政策定力的明确信号。

降准释放的资金将用于哪些领域?

此次降准是货币政策常规操作,释放的一部分资金将被金融机构用于归还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还有一部分被金融机构用于补充长期资金,更好满足市场主体需求。

在业内人士看来,降准释放的资金没有期限限制,而置换MLF期限为一年,“以长换短”操作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长期流动性约束,增强银行体系的信贷投放能力。

人民银行明确表示,要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恢复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

此次降准有助于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同时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继而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明年经济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仍然不小。在今年收官和明年开局之际,全面降准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使经济增长曲线更平稳,不仅有空间,而且有必要,这是做好跨周期调节的应有之义。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成都银行80亿元可转债发行申请通过中国证监会审核

本报讯(记者张惠)成都银行80亿元可转债发行申请于12月13日正式获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此次过会标志着全部监管审核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