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传宗不传贤
原创 薛亚萍 字母榜39岁的宗馥莉,离接班又近了一步。
12月9日,杭州娃哈哈集团官网宣布,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出任娃哈哈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值得注意的是,宗庆后仍为集团董事长,并未完全放权。
消息一出,关于“宗馥莉有没有能力接得住娃哈哈”的讨论便引发外界热议。
在宗馥莉进入娃哈哈集团体系工作的17年间,宗庆后关于退休和接班人的态度也在反复变化:
●2004年,宗馥莉留美归来,那时的宗庆后面对媒体关于退休的询问时,回应“等70岁吧”;
●2013年,宗庆后重谈退休,称“起码要再干20年”;
●2018年,已经73岁的宗庆后再谈到退休时,说到“不一定是女儿接班”、“已经在做管理层接班的准备”。
然而到了现在,宗馥莉的升职,说明宗庆后的想法又起了变化:娃哈哈还是得姓宗。至于管理层,众所周知娃哈哈一切都由宗庆后说了算,哪怕老爷子真的有心让管理层接班,恐怕也没人可接,宗馥莉总算是现成的人选。宗馥莉和宗庆后
与宗庆后接班人选态度一同变化的,还有娃哈哈的营收。
过去7年内,娃哈哈营收从2013年的782.8亿元高峰,一路下滑至2020的439.8亿元低谷。娃哈哈倒退回了十年前的营收水平。
面对娃哈哈的困局,宗庆后在接受央视《对话》采访时也坦言:“缺少新的大单品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娃哈哈最近的爆款单品,还停留在2005年推出的营养快线阶段。
尝试打造新的爆款,也是宗馥莉在进入娃哈哈后一直做的事,如不断推出迎合年轻人的新单品:泡泡玛特联名款苏打水、英雄联盟联名款苏打水、钟薛高联名款“未成年雪糕”……并一度扩张业务版图,开起营养快线美妆产品,铺设娃哈哈线下奶茶店等。
作为留学归来的高材生,宗馥莉被寄予厚望。但从过往成绩看,宗馥莉进入娃哈哈17年间,虽然尝试了各种方向,但是还尚未有所突破。
就娃哈哈线下奶茶店而言,据《新零售参考》11月报道,全国约2/3的娃哈哈奶茶店都在持续亏损,亏损数量近200家,加盟商少则亏损50-70万元,多则亏损百万元。产品迭代上没有取得突破的宗馥莉,其管理风格也引来争议。外界对宗馥莉的评价呈现两级分化:有人觉得她是留学归来、手段果敢的女接班人,王健林都曾想让她做自己未来儿媳妇;有人则认为她是“扶不起来的公主”,志大才疏。
从收购中国糖果疑似被做局、新品KellyOne扑街,到解约王力宏引发公关危机、流量营销战术未见成效,跨界美妆、茶饮、潮玩、电竞的宗馥莉,迫切想与年轻人共舞天下,可惜营销有了,却未能转化到品牌销量上。
在日新月异的水饮战场,钟睒睒率领的农夫山泉,多年来霸占着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唐彬森带领的元气森林抢先打开了国内气泡水的市场。
作为一个国民老品牌,娃哈哈地位颇显尴尬:丢失传统包装饮用水市场领军地位后,又在跟风模仿中难觅创新方向。
逐渐掌握更多权力,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宗馥莉,这次能接住娃哈哈吗?2004年,22岁的宗馥莉留美归来,被宗庆后安排进了娃哈哈集团,先后管理了生产基地、日化产品和童装,其负责的娃哈哈代加工业务的宏胜饮料集团,在2009年到2012年,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30%,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
但宗馥莉取得成绩的背后,依然少不了宗庆后的扶持。澎湃新闻曾报道,按照宏胜人力资源部长的说法,宏胜作为娃哈哈代工厂的时候,跟娃哈哈集团共用一个体系,比如研发、生产、采购、财务、人力等。
显然,这种背靠老爸好乘凉的成绩,还不足以支撑宗馥莉扛起一个有3万员工的娃哈哈的大旗。
为了做出新的成绩,宗馥莉为娃哈哈设计了高端化和年轻化两条路。
当时娃哈哈的推广在一二线城市做得并不好,销售多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为了升级品牌形象,宗馥莉试水了高端路线,并在2016年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定制化果蔬品牌——“KellyOne”。图源:KellyOne公众号
但这个品牌在创立初期就不被宗庆后看好,他曾断言,“KellyOne”做不大,因为“保质期只有7天”。
忽略国内实际消费水平的宗馥莉果然跌了一个跟头。7天的短暂保质期,加上一瓶28~48元的果蔬汁价格,令“KellyOne果蔬汁”市场接受度并不高。根据快消报道,直到2020年8月,“KellyOne”天猫旗舰店果蔬汁销量最高不过百,部分果蔬汁月销量还是个位数,而关于销售业绩也始终是个谜。截至目前,旗舰店定制果蔬汁已经下架。
而为了让品牌年轻化,宗馥莉换掉了娃哈哈二十年不涨代言费的代言人王力宏,结果引起网络舆论反弹,不少人在社交平台发言,表示“没有王力宏,不喝娃哈哈”。抛开换掉代言人王力宏的商业行为对错不谈,宗馥莉公开场合对王力宏的评价,着实引起了一场娃哈哈的公关危机。
“他年纪大了,有审美疲劳。一天到晚看着一个代言人,从青年看到中年,从中年看到老年,你觉得好玩吗?”
宗馥莉此番言论一出,立马被网友冠上了“情商感人”的称号,甚至质疑她“这是一个品牌公关在公开场合该说的话吗?”。彼时,宗馥莉已自告奋勇出任娃哈哈集团品牌公关部部长。“空降高管,如何面对老臣”,这是许多留学归来的二代接班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当初刘永好之女刘畅接管新希望时,就因为管理风格问题,半年之内有多名高管先后离职。而杨国强之女杨惠妍在掌管碧桂园后,也换掉了很多内部老臣。
与宗庆后相比,宗馥莉是个十足的激进改革派。据媒体报道,宗馥莉任职品牌负责人后,公关部一半的老人都被换掉了。为此她还受到了宗庆后的批评,并教导她中国的人情世故:“在中国,只有员工真正服你,他才会听你的。依仗权势让人服膺只是暂时的,他会背地里跟你搞鬼。”
早期宗馥莉手下一些员工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被直接开除后,宗庆后还会悄悄把被女儿开除的优秀员工招回娃哈哈集团。
如今,随着宗馥莉进一步走到台前,如何在老将之间平衡权力,也是一个问题。若不能像宗庆后一样令部下臣服和进行本土化管理,宗馥莉未来在管理上继续碰壁,恐怕依然难以避免。
宗馥莉的激进,不仅表现在内部开人上,同样也表现在资本运作上。
与女儿相比,宗庆后对于资本市场的态度,一直都相对保守,“不做心里没底的事”。
2017年,宗馥莉欲以约5亿元收购中国糖果借壳上市。此消息一出,中国糖果股价一路上涨。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一场稳赢的局。
但在中国糖果股价一路飙涨的时候,股东许金培选择高位套现离场,留下一众散户高位接盘,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中国糖果在宗馥莉收购要约发出两个月后,迎来股价崩盘,收购要约最终失败。娃哈哈发表声明,称这是宗馥莉的个人行为,和集团公司并无关系。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知情人士分析认为,宗馥莉打算借壳上市的心态或许被人利用了。中国糖果的股东疑似作为牟利主体,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为概念炒作、高位套现。而高位接盘的散户对要约收购兴趣不大,因此导致宗馥莉收购失败。从营收体量上来看,眼下的娃哈哈仍超出农夫山泉近一倍。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娃哈哈2020年营收439.8亿元,农夫山泉2020年营收只有228.77亿元。
但娃哈哈影响力的降低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更换一个代言人和外包装就能解决的问题。
与娃哈哈影响式微形成对比的,是农夫山泉的上市狂欢和元气森林的快速崛起。
去年九月,钟睒睒带着农夫山泉敲钟上市,其身价一度问鼎中国首富。根据相关报告,2012年至2019年间,农夫山泉连续八年保持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位置。
而元气森林则是凭借一己之力搅动了年轻人的气泡水市场,营收增速远超娃哈哈。以2020年为例,娃哈哈营收同比下滑5.29%,而第三方机构发布的白皮书数据显示,元气森林营收同比增长309%。据36氪今年11月消息称,元气森林将完成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或达150亿美元。
在元气森林的优异成绩面前,连宗馥莉也要向同岁的唐彬森学习,推出了对标元气森林气泡水的产品“生气啵啵”。
宗馥莉沿用了国内网红产品的营销套路:烧钱换流量,请流量明星代言。效果立竿见影,在“生气啵啵”请来王一博代言后,其销量短时间内爆增。
据界面新闻报道,今年5月官宣王一博代言人消息之前,“生气啵啵”单个链接的月销量只有1000+,代言官宣后,销量呈现60倍的增长,“生气啵啵”大部分产品一度售罄。这不仅能看出粉丝强大的购买力,也能看到宗馥莉对老爹宗庆后模仿之路的“复制”。
娃哈哈昔日推出的三大明星单品均非宗庆后首创。第一个爆款单品儿童营养液,模仿的是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广州太阳神口服液,随后推出的AD钙奶则是乐百氏钙奶的升级版,而营养快线则是对标小洋人妙恋推出。
凭借宗庆后独创的联销体销售模式,娃哈哈迅速铺满全国市场,在水饮江湖拥有了一席之地。
今天,宗馥莉同样在顺着这条“模仿跟随”的路径往前走,并开始拥抱被宗庆后抵制的互联网销售渠道,但是在品牌营销上,只能说她还只是刚刚合格。
就连宗庆后自己也抱怨过,“女儿营销搞得挺热闹,但是没有体现在销量上。”2020年5月宗庆后首次在网络直播带货,送出5万盒健康食品。
拥抱互联网销售渠道也未能显现效果。截至目前,娃哈哈天猫旗舰店粉丝数只有17万,KellyOne天猫旗舰店的粉丝数约30万,而农夫山泉和元气森林则在上百万。
离完全掌权更进一步的宗馥莉,为国内二代女接班人的故事又添了一笔。但是作为和她几乎同时期进入家族公司的女二代接班人,刘畅已经执掌新希望8年,并带领新希望股价在去年9月达到近年最高点,市值突破千亿大关,杨惠妍已经第九次评为中国女首富。
刚刚接过娃哈哈总经理职位的宗馥莉,还需要一场切切实实的胜仗来证明自己。
参考资料:
《扶不起来的宗馥莉?》创业邦
《十年万店,娃哈哈奶茶店如今怎么样了?》新零售参考
《中国梦:风云实业家》中国言实出版社
《至少一个小时:对话宗馥莉》新浪财经
《宗庆后之女宗馥莉:我不想做娃哈哈继承者 想拥有它》澎湃新闻
《炒“糖”无间道:宗馥莉收购中国糖果失败,业内人士称或被做局》中国经济周刊
《唐彬森首次公开元气森林销售额,过去五年业绩随之曝光》食品板
原标题:《宗庆后传宗不传贤》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钢铁业颇为风光,效益表现为历史最佳。今年1月至10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营业收入达5.88万亿元,同比提高40%;利润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