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社论】大变局下 “进阶”再出发

澎湃新闻 2021-06-10 19:15 大字

黄浦江畔,再迎盛会。今天上午,以“全球大变局下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为主题的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在上海开幕。

自2008年以来,陆家嘴论坛见证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一路成长。到去年,上海已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超过2200万亿元,交易量稳居世界前列。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位居全球第三位,银行间债券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上海黄金交易所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上海期货交易所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均位居全球第一位……

最近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排名中,上海仅次于纽约、伦敦,“连续第二次位列第三”。今天上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上海市市长龚正均提及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处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将再次出发,踏上更高发展水平的“进阶”之路:显著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建设具有较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

要实现这一目标,机遇很大,挑战也不小。一方面,全球贸易和投资等领域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面临变局。而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使得逆全球化现象更加明显,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大冲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和效益替代规模和增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 全球大变局下,上海如何勇挑重担、精准发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效金融支撑?本届论坛给出了三大发力点。

“开放”。开放是上海的城市基因,也是“五个中心”建设共同的关键词。不管外部环境如何改变,坚持开放,尤其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不变的选择。上海将持续推动开放创新,加快筹建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研究推动一批有首创性、引领性和显示度的重要金融举措落地。

“科创”。今年1月,《加快推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印发。上海是全国首批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城市,拥有国际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联动优势,以科技赋能、数字化转型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是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动力引擎。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论坛不仅设有专业金融议题,也有“金融助力“美好生活”:消费、医疗、养老与教育”等社会治理话题。

“绿色”,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新的名片。基于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上海提出将努力打造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绿色金融枢纽。依托上海的金融优势,在支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发展碳金融业务的同时,上海将进一步形成多层次的绿色金融组织机构体系、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多渠道的绿色产融结合和产业转型的市场平台体系。

从陆家嘴论坛吹来的风,带来新的期待。锚定“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目标,上海将再踏新征程,再创新辉煌。(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郭树清谈炒作外汇:像押注房价永远不跌的人终会付出沉重代价

6月10日,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要切实防范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在前期发生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