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空气变成可交易、收储、贷款的“真金白银”?这个生态大省这样做
记者 | 曾仰琳
碳达峰、碳中和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绿色金融等成为近期金融业热议话题。
银行业和保险业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军,该如何推动绿色金融服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5月27日,在银保监会例行发布会上,福建银保监局和西藏银保监局的领导介绍了辖区内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的相关经验和工作方向。
福建:把空气变成可交易、收储、贷款的“真金白银”
福建是全国首批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份、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近期,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出台了《福建银行业保险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绿色清单’,科学运用绿色标识,对清单内企业和项目优先给予融资支持。”福建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丛林表示。
对于绿色金融的融资,福建省还确立了“十四五”期间的工作目标。
丛林介绍,“十四五”期间,力争辖区绿色融资余额整体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融资余额占各项贷款比重每年提升幅度不低于1个百分点。截至一季度末,辖区绿色融资余额2650亿元,较年初增长了7.2%。
在碳排放方面,丛林表示,福建是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九个联建省市之一,福建省银保监局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碳资产做活金融文章,推出碳排放权、碳汇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碳金融产品,激发碳排放权和碳汇资源的金融属性。此外,还联合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依托“金服云”搭建绿色金融共享平台,整合企业环保信息,发布绿色金融产品42个,促进银保企精准对接。
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方面,丛林介绍,“福建省围绕‘30·60’目标,着手绘制福建绿色金融监管路线图,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固碳’\‘减碳’\‘零碳’主线,全面加强\‘碳足迹’管理,为打造低碳未来贡献金融力量。”
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福建省辖区林业贷款余额达187亿元;节能环保和清洁生产产业贷款余额达418亿元;辖区新能源产业贷款余额78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近期还试点落地多款全国首单碳金融创新产品。近期,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落地试点落地,为新罗区林业产业提供2000万元碳汇损失风险保障。
何谓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据介绍,该险种以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将因火灾、冻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合同约定灾因造成的森林固碳量损失指数化,当损失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标准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按照保险约定标准进行赔付。保险赔款可用于对灾后林业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森林资源培育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与林业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
另外,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授信贷款协议在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签订。
5月18日,福建省三明市颁发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此次由三明市签发、转让的首批林业碳票,共计碳汇29715吨。碳票是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这在全国属首创。
与此同时,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授信贷款协议签署,福建金森碳汇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吨10元的价格收购了常口村委会等3个主体共计18294吨的碳减排量,兴业银行三明分行以该碳减排量为质押,对该公司授信500万元。
福建省的银行保险机构也积极探索实践,逐步积累绿色金融发展经验。
“辖区银行业机构配合财政部门发起设立了规模200亿元的福建省技改基金,主要投向三钢闽光、福耀玻璃等民营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帮助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丛林表示。
丛林进一步介绍,辖区保险机构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第三方环保体检”模式,每年为投保企业开展环保体检,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推动有效整改。2020年,辖区保险机构共为787家企业提供环境风险保障约10亿元。
在保险方面,丛林还着重介绍福建省在“保险保障”上做文章的经验。
除了上文提到的林业碳汇指数保险,还包括推广森林综合保险,全省森林综合保险参保率达92%,保险费率从0.5%降低到0.167%,2020年共为一亿多亩森林提供风险保障1008亿元;拓宽林下经济保障范围,开展设施花卉种植保险试点,推出多款天气指数保险,保险标的涵盖菌菇、中药材等一批具有福建本地特色的农业品种。
西藏:国开金融要来设担保公司
对于西藏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的成效,西藏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向恒介绍,截至一季度末,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融资余额616亿元,占辖内绿色融资余额比例为79%;生态治理与保护项目贷款余额66亿元,其中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贷款余额35亿元,占比为53%。近三年西藏保险业为西藏水电建设项目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29亿元。
向恒表示,西藏整体的绿色金融发展的思路,是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清洁可再生资源利用示范区为契机,以支持重大绿色项目为抓手,有效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功能,引导和撬动金融资源向污染防治、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或者项目倾斜。从目前看,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生态修复保护三大领域是银行保险业重点支持的范围。
会上,向恒还透露,“去年政策性担保在西藏也有突破,国开金融公司准备在西藏设一家带有政策性色彩的担保公司,因为西藏现在整体融资担保体系非常弱,所以如果国开金融去的话,对西藏的担保市场非常有好处,也非常有帮助。”
在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方面,向恒表示,今年将支持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部或者专营的分支机构。探索创新节能减排专项贷款、特许经营权质押贷款、未来环境收益权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产品。开发绿色车贷、绿色储蓄卡、绿色信用卡等零售类金融产品,积极满足个人绿色消费的需求。
向恒还介绍,将指导机构对担保方式进行创新,积极推动应收帐款的质押、履约保函、知识产权质押以及“两权”抵押等担保方式。支持开发性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为重大绿色项目提供低成本的信贷资金支持,也进一步提高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水平。“这块是我们一直以来比较薄弱的,对环境信息的披露是我们以后监管要督促机构加强的地方。”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向恒犀利地指出,“我们现在很多这个服务产品都是雷同,专属性不强,精准性更不说了,我们想下一步在这方面下点功夫。”
具体来说,向恒介绍,将引导银行机构适当下放绿色信贷贷款的审批权限,这在西藏尤为重要,开辟绿色信贷快速审批通道,有效提高绿色信贷审批效率。坚持“有保有压,扶优限劣”的原则,根据客户面临的潜在环境和社会风险程度,分为环境敏感型、环境适中型、环境友好型,实行客户项目分类管理制,提高绿色金融服务精准性。
另外,还包括督导机构建立绿色信贷管理专项制度,在考核评价、资源配置、差异化授信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比如,建行西藏分行把绿色信贷纳入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聚焦水力发电建设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领域,推动绿色融资增速和占比较快“双升”。“这是我们觉得做的比较好的案例。”向恒表示。
“我们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水平还需要提升。”向恒坦言,在金融产品方面,金融机构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
“具体来说,要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期来看,主要需要依靠绿色产业来带动发展。这个发展不是空的,必须要有产业做支撑。”向恒补充介绍道,西藏的七大主导产业包括高原生物(比如青稞及其加工产品)、旅游文化产业、绿色工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高新数字产业和边贸物流。
向恒表示,银行保险业就要在这七个方面发力,把产品和服务紧紧的对接这七大产业的需求。立足西藏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加强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支持一批市场竞争力强、产业发展效益高、生态功能作用好的特色产业发展。
向恒以旅游文化产业举例,西藏出台了《关于金融助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突出“旅游+文化+生态”综合功能性项目和企业,创新推出“乡村旅游贷”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乡村旅游贷在西藏发展的很好,特别是这些民宿,还有家银行的产品名字就叫‘藏宿贷’。”
此外,向恒还介绍,西藏旅游文化产业贷款余额已近50亿元。制定了西藏旅行社统保方案,签订旅行社责任保险框架协议书,创新推出特色旅游责任险,把高原反应身故、突发急性病猝死、旅行取消、相关法律费用、死亡抚慰金等纳入保险保障范围,支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印度政府27日宣布,外国制药企业研发的新冠疫苗在印度投入使用以前无需开展本土临床试验。印度政府正与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