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视线并购重组并非上市公司救命稻草
■ 财经人士 曹中铭
日前,有影视借壳第一股之称的长城影视被深交所摘牌,也终结了其上市地位。这距离其2014年借壳江苏宏宝,仅仅只有七年时间。多年前,并购重组在众多质地一般、业绩平平的上市公司中非常盛行,许多上市公司也希望借助于并购重组实现咸鱼翻身,但铁的事实说明,并购重组并非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
长城影视之所以退市,主要是触及了面值退市的条款。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股价如果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的,将会强制退市。由于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28日,长城影视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2021年3月12日,深交所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事实上,在长城影视面值退市的背后,是其营收的持续缩水,以及净利润连年亏损。比如2018年长城影视实现营收 14.47 亿元,2019年大幅下滑至4.91亿元,2020年进一步下降至1.61亿元;净利润方面,2018年长城影视亏损4.14亿元,2019年巨亏9.45亿元,2020年再亏2.5亿元。
江苏宏宝在长城影视借壳之前,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其股价曾有不俗的表现。2013年4月16日江苏宏宝股价最低下探4.67元,此后其股价便开始了上涨之旅。在并购重组利好消息刺激下,2014年1月23日,该股股价曾上摸33.65元,短短的9个月时间,股价涨幅超过6倍,也成为其时不折不扣的大牛股。
但辉煌过后往往意味着落寞。自2015年开始,长城影响的股价便开始持续下跌。5月6日收盘价为0.31元。与最高价相比,跌幅超过99%,其投资者亏损严重。
其实,上市公司欲通过并购重组盘活资产,增收创利的初衷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往往很骨感。而类似的例子则不胜枚举。
比如近日冯小刚赔偿华谊兄弟1.68亿元的消息就颇受市场关注。2015年华谊兄弟曾以10.5亿元获得冯小刚创立的浙江东阳美拉司70%股权,其时东阳美拉资产总额仅为1.36万元,负债总额为1.91万元。基于此,华谊兄弟和冯小刚签订了一份长达五年的对赌协议:2016年至2020年,东阳美拉承诺每年税后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且每年增长15%,若无法完成目标,冯小刚将以现金补足差额。对赌期间,由于2018年未完成承诺,冯小刚曾支付上市公司0.67亿元。算上此次的1.68亿元,冯小刚累计赔偿上市公司2.35亿元。因此,冯小刚五年“净赚”8亿多元。
除了收购冯小刚的公司外,华谊兄弟还曾以巨资收购其他明星公司。但是,上市公司在花费巨资后,不仅业绩没有提升,反而因高溢价并购产生出高商誉,并对其业绩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巨资收购行为,也对上市公司现金流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华谊兄弟“落魄”到如今的地步,除了影响行业近年来不景气外,巨资收购同样难辞其咎。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但并购重组也催生出多方面的问题。比如高估值、高溢价、高商誉的“三高”并购,曾重创多家上市公司的业绩,在引发上市公司股价下跌的同时,也导致投资者亏损严重。
如果说长城影视、华谊兄弟只是近些年并购重组案例的话,实际上类似现象在此前也曾出现过。比如当年的黑龙股份,因业绩不佳。股价同样出现持续下跌的一幕,最低曾下探至0.35元(前复权),国中水务借壳后,股价曾经也有所表现。但2016年以来,该股基本保持微利状态,股价亦是不断走低。这些生动的例子,其实已经说明,上市公司欲借助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或许只是一厢情愿。而近几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出现降温,市场关注度下降,显然也与并购重组所产生的结果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通过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内控机制,加强管理,做大做优主业才是立于不败之地根本,而并购重组也绝非“拯救”上市公司的“灵丹妙药”。
新闻推荐
周一早盘,黑色金属股疲软使得主要指数一度走低,随着白酒股、券商股回升,市场人气开始聚集,主要指数迅速触底反抽。可惜的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