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店铺数量净增超千间,生产芝华仕沙发的敏华控股要继续扩张

界面新闻 2021-05-17 07:42 大字

记者 | 孙梅欣

作为以芝华仕头等舱沙发而知名的头部软体家居企业,敏华控股去年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但市场表现不降反升,尤其国内市场的表现更为突出。

近日敏华控股公布的2021财年(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0日)业绩显示,期内营收164.34亿港元,同比上升35.32%;营业利润24.5亿港元,同比上升19.59%;年度溢利20.23亿港元,同比上升19.6%;股东应占每股基本盈利0.5港元,同比上升17.18%。

敏华控股这一财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达到107.14亿港元,主营业务收入99.75亿港元,同比上一财年增长61.9%。另外,去年中国市场所带来102.13亿的营收规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62.14%。

虽然近年来敏华控股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占比在不断提升,但上一财年仍是首次出现超过6成的市场贡献率。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增量,也对公司的整体业绩产生直接拉动。

从营收的增量占比来看,中国市场的增幅占到营收上升总比的80%以上,北美市场则只有20%的贡献率,欧洲市场则出现倒退,营收下滑7%。

敏华控股称,2020年疫情蔓延,但在上半财年外销市场订单大幅受损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的门店扩张、市场推广、门店运营和发展电商销售等方式,使得公司在国内家具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欧洲在去年下半年之后疫情的逐步蔓延,使得欧洲市大的订单下滑较多,未能实现增长。不包括Home集团(主要从事设计生产固定沙发及沙发床)的业务,主营销售收入下滑6.5%。

北美市场虽然增长较慢,但仍然保持上升,主营销售收入同比上升仍有30.5%。敏华控股在越南收购的工,已经在2020年投产。越南工厂产能的拉升,将会让大部分美国客户的产品,转至越南生产。

不过这也可能和敏华控股的财年计算方式有关。由于财报所纳入的时间周期,刚好避开了去年国内疫情最严重的一季度,因此内地市场所受到得冲击并不明显,并且整体市场在三季度后有明显恢复。而欧洲北美市场,则在去年下半年后疫情逐步严重,因此境外市场呈现的打击更加严重。

在业绩交流会上,敏华控股高层表示,预计未来3年,国内市场的增长比例还会加快,市场仍在内需扩张的过程。但是不代表出口会大幅度放缓,目前的问题是订单很多但运不出去,如果能解决货运问题,境外市场表现将会有所回归。但也承认,未来欧洲市场占比会降低。

从规模来看,这家软体家居品类中市值最高的企业(截至5月14日收盘,总市值为645.40亿港元),并未放缓扩张的脚步。财报称,截止2021年3月31日,集团在中国市场有4122间品牌专卖店,期内专卖店店铺数量净增1125间。

除了门店的扩张,多年来作为沙发头部企业的敏华控股,近年在床垫、床品业务的规模也在扩大。

去年敏华控股注资控股,获得了德国床垫品牌乐德飞翼在中国的代理销售权限。这一诞生于1935年的老牌德国床垫品牌,隶属于德国医疗保健器械公司,虽然在201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但在国内市场表现并不抢眼。

随着和敏华控股的合作,去年开始乐德飞翼的市场知名度也逐步打开。财报显示,新增门店中,还有123家是乐德飞翼智能床和意斯特原有门店。

但在新领域的扩张上,敏华控股仍颇为谨慎。事实上,尽管近年来智能床垫的理念广泛,但由于乐德飞翼的定价颇高,在国内的市场接受度还未可知。

在业绩会上敏华控股高管表示,床垫发展还在早期,市场空间仍然很大,未来一年在床垫业务的增长保持乐观,国内目前还没有能够做到百亿规模的床垫品牌。但是公司长期定位不会受到影响,一定会以沙发作为核心。

在去年年末,敏华控股还收购了深圳格调家私,成为格调家私的控股股东。由于格调家私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加上国内现在也有800多家专卖店,敏华通过收购扩张规模和占据市场份额的速度,或许比自己开店更加有效。

近年来国内品牌的成长性颇为显著,顾家家居2020年报公布的营收为126亿元,和敏华控股的营收相差不足10亿元人民币(敏华控股164.3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34亿元),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敏华在扩张的道路上丝毫不敢懈怠。

敏华控股高管表示,芝华仕头等舱主要针对中产市场,但是早前高端系列比较少。去年并购了几个高端品牌,所以也在进行突破。格调家私以布艺沙发为主,因此也是品牌多站,未来可能在并购市场上还会有所行动。

最近2-3年是中国市场的开店黄金期,敏华控股还会调整开店部署,加快开店速度,2022财年的开店速度会尽量保持和上一财年同步,并且会引进5-6个系列做中高端,希望未来在进口品牌上进入10亿规模。

新闻推荐

上周人民币中间价累计调升153个基点未来走势如何?

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1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升87个基点,报6.4525。本周(5月10日-14日)以来,人民币中间价呈“三升二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