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经济没有过热 反而有偏冷风险

金融投资报 2021-05-15 00:53 大字

■首席思维

■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

外需强劲仍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亮点。2020年,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少数实现正增长的国家。在全球贸易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出口逆势上扬,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比14.7%,比2019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超越了2015年13.7%的水平。

今年主要经济指标中,外贸进出口表现非常亮丽。按美元计值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9%,两年复合平均增长13.5%;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额两年复合平均增长10.7%。此外,外贸贸易顺差也在不断加大。今年一季度,外需拉动了2.2%的GDP增速,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在经济复苏中表现亮眼。

要辩证看待外需强劲增长:首先,内需恢复速度较慢,补偿性、报复性反弹难以实现。其次,在全球贸易下滑背景下,中国出口份额的逆势增长可能难以持续。随着主要国家经济重启,去年四季度中国出口份额比二季度下降了0.7个百分点,而同期美国、日本、欧盟27国分别上升了0.1、0.2和1.4个百分点,15%很可能成为中国出口份额的天花板。随着疫苗接种、各国产能逐渐恢复,出口份额下降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再次,本轮中国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外需强劲弥补了生产端复苏快于需求端的供需错配缺口,是替代而非挤出效应。这反映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一是因为政策重点不再是基建,而是通过稳市场主体来保就业、稳收入、促消费,传导链条比较长。二是因为内需不振、外需临时性火爆,抑制了市场主体的投资意愿。中长期来看,如果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重新加大,可能会影响“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2019年以来,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中国与传统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失衡重新加剧,这可能导致更多保护主义措施。今年一季度,中美统计都显示出双方贸易差额的同比增速在进一步扩大。中方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同比增长78%,美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同比增长46%,这可能成为经贸摩擦的新焦点。

就业恢复仍不充分,经济复苏不平衡特征明显。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8.3%,远超潜在产出水平。但如果剔除基数效应,GDP两年复合平均增速只有5%,略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经济并没有过热。而这又隐含着一个较强的理论假设,即疫情冲击所带来的损失是可以完全弥补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其实,就业是反映潜在经济产出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一季度就业数据显示,目前经济形势不仅没有过热,反而有偏冷的风险。

今年一季度新增城镇就业297万,同比增长近30%,但低于2018年、2019年同期的330万人;此外,外出务工农民工人数比2019年同期少246万人。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这一方面是由于很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招工难问题,一线普通员工和高技能员工稀缺;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服务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总体来看,居民就业并不充分。

外需的高度景气为何没有拉动就业?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今年一季度出口增长仍弱于正常年份。第二,货物出口虽然强势增长,但疫情对服务贸易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第三,在服务业产值和占比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结构性、摩擦性失业问题愈发突出。

我们认为,后三季度,实现政府工作报告中6%以上的增长目标是相对容易的,两年复合平均增速达到3.9%即可,低于一季度5%的水平。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经济有自动修复能力的情况下,这个目标比较容易达到。

如果要达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4%的增速目标,后三季度两年复合平均增速要达到5.4%,略高于一季度,难度也不算大。如果要实现9%、甚至10%的增长,则意味着后三季度要达到6%左右的增速,难度较大。一是取决于疫情是否会出现大的反复,二是宏观政策激励是否到位、市场主体能否有足够的信心进行投资和消费。

由于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正在发生深度调整,构建新发展格局仍然是把握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盲目乐观并不可取,要抓住当前内外需复苏错位的时间窗口,凝心聚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堵点,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由外需向内需切换。

据《第一财经》

新闻推荐

新一轮“头脑风暴”探寻合肥“跃升密码”

5月12日召开的全市招商顾问聘任仪式暨产业链招商培训会开班式,正式发出了“学习合肥、追赶合肥”的号召,从招商战线开始,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