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专利少 中国智能网联警惕专利壁垒和失语风险
智能网联车作为未来最具应用前景的大型智能终端,已成为制造强国争夺产业技术制高点和话语权的重要阵地,以苹果为代表的跨国企业纷纷布局该领域的关键核心专利技术。相形之下,中国智能网联车企核心技术布局能力亟待提高,且话语权丧失、产业链低端锁定等风险或将成为其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如何应对正成为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新课题。
苹果智能网联车专利布局:覆盖面广,本土占比极高
专利布局时间早、数量多、质量高,自主申请和外购双管齐下。截至2020年10月,苹果在该领域布局专利949件,均为发明专利,其中包含了7件标准必要专利,布局质量较高。自2012年迅速申请相关专利开始,苹果公司平均每年收购专利近20件,采取专利申请和专利收购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充实专利布局版图。
图1 苹果公司智能网联车全球专利年度申请和收购趋势
数据来源:智慧芽专利数据库,赛迪知识产权所整理
不断强化自动驾驶、人机互联等专利布局,网联车产业链布局系统性逐渐增强。2012年,苹果公司以车载系统为切入点进入智能网联车领域,在近5年内,其专利布局已延伸至自动驾驶、车辆硬件、人机互联等主要技术领域。2020年,苹果公司在自动驾驶、车辆硬件、人机互联领域的专利布局占比分别为35%、35%、30%,技术分布均衡,三大技术领域专利布局涵盖了大量关键技术节点,系统化特征明显。其中,自动驾驶领域布局自主导航、传感器、计算设备等关键技术;人机互联方面除车载系统外,还有超宽带、VR、AR等相关技术;车辆硬件设计领域则主要布局汽车悬架、保险杠、车门、灯光、安全气囊等优化设计,提升驾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图2 苹果公司智能网联车技术分布趋势
数据来源:智慧芽专利数据库,赛迪知识产权所整理
本土来源专利占比极高,海外布局重视中国市场。从专利技术来源看,苹果公司智能网联车全球专利中的94.7%来源于美国本土,自研专利技术占比大,自主可控程度高。从专利布局地域看,苹果公司智能网联车专利布局立足于美国本土,占比约66.39%;同时,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在该市场专利布局占比15.7%,仅次于美国本土,中国大陆成为苹果智能网联车专利布局最主要的海外目标市场。图3 苹果公司专利技术来源/目标市场布局分布
数据来源:智慧芽专利数据库,赛迪知识产权所整理
中国网联车产业:关键技术专利少,面临话语权丧失风险专利布局时间滞后、领域较窄,中国智能网联车发展面临专利壁垒风险。苹果公司2007年开始布局智能网联车产业链技术专利,2012年开始在中国布局,专利数量多且有前瞻优势,布局领域基本覆盖了人机互联、车辆硬件、操作系统等智能网联车的主要领域,布局数量稳定增长。同时,作为车联网联盟特许成员,苹果公司还加强了与宝马、奥迪等传统车企的合作,意在为其专利技术应用生态进行铺垫,以逐步形成专利布局壁垒。与苹果公司相比,中国在智能网联车领域的专利布局劣势明显。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在2012年开始相关专利布局,较苹果公司晚了近5年;小鹏、蔚来等新兴车企直到2016年才开始布局相关专利,时间更晚,布局总量在500件左右,约为苹果公司的一半,且衍生专利多,原创专利稀缺。从布局领域看,中国企业专利大多集中在导航、车载应用等细分领域,难以形成专利技术的体系优势。相形之下,中国智能网联车产业发展极易遭遇专利壁垒风险。一方面,企业若绕过专利壁垒另辟新技术路线,投入成本高、时间长,研发风险极大,后发劣势也将被进一步放大;另一方面,企业若贸然布局,则很容易落入苹果公司专利保护范围而产生侵权,造成无效布局。
标准制定及标准必要专利布局落后,中国智能网联车产业面临话语权丧失风险。苹果公司通过标准制定和标准必要专利布局抢占重点领域话语权。作为车联网联盟特许成员,苹果公司同奥迪、宝马、三星、高通等跨国企业联合制定了首个智能手机与车辆交互的数字密钥1.0标准。此外,苹果还进一步深挖低功耗蓝牙、近场通信和超宽带三个主要技术路线,试图参与相关标准制定开展标准必要专利布局。总体看,中国智能网联车标准制定仍处于起步阶段,已制定基本概念相关标准近10项,但缺乏应用标准,企业参与度不高。小鹏、蔚来等新兴造车企业以及百度、小米等官宣造车的互联网企业不但缺少制定国际标准经验,也未检索到上述企业参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记录,更缺乏标准必要专利的布局。实际上,如果企业缺乏参与标准必要专利制定经验,则很难在未来话语权体系中找准自身定位;在以标准必要专利为重要工具的产业技术竞争中,不但难以防范专利技术风险,只能被动获取许可,而且还将逐步丧失在产业体系中的话语权。
关键技术专利布局不足,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或将存在低端锁定风险。自2016年起,苹果公司针对智能网联车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布局逐年增长,自动驾驶专利占比从2016年的22%跃升至2019年的41%,汽车硬件智能化专利占比从2018年的20%增加至2019年的37%。迄今,苹果公司布局自动驾驶专利180件。从产业链布局看,苹果公司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游感知系统(传感器、自主导航)、决策系统(计算设备、车载操作系统)、通信系统(V2X/V2V通信)等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相形之下,中国企业在上游关键技术领域布局的集中度不高,百度等互联网企业专利申请数量虽多但核心领域专利较少,多数布局于应用领域,而新兴和传统车企专利布局不足,单一主体拥有的专利数量较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游关键技术专利布局薄弱。以车载传感器为例,百度、小鹏、蔚来等企业分别布局发明专利25件、7件(其中1件撤回)、3件,布局总量约为苹果的一半,多为传感器应用和清洁等下游和外围专利,缺乏核心技术专利,存在产业链低端锁定风险。
建议:加强核心专利布局和标准制定
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核心专利布局和风险监测。一是借鉴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在苹果公司网联车专利壁垒形成前,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借助行业协会和产业组织力量,发动企业在各自优势细分领域集中攻关重点难点技术,力争在超宽带、传感器、车载计算设备等领域楔入关键的“钉子”专利,同时部署“卫星”专利,站稳脚跟,以破坏壁垒形成,争取在关键领域达成交叉许可。二是组织专业力量,在人车互联、智能驾驶等智能网联车的重要技术方向上,加强对专利态势的持续跟踪和监测,研判未来专利布局方向与技术要点,防范知识产权壁垒风险。
加强标准研制与推广,围绕标准前瞻布局标准必要专利。一是鼓励行业组织在超宽带、车载计算设备等关键环节开展标准研制,及早形成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防止在苹果划定的既定框架中开展相关研发工作,以免再次落入后发劣势。二是加快制定相关应用领域的国家标准,严格其审查与适用,依托中国庞大的用户市场,迫使跨国企业主动适应国家标准,将国家标准变成在中国通行的事实上的国际标准。三是支持百度、阿里、华为等智能驾驶领军企业及小鹏、蔚来等新兴造车企业主动参与、主导ISO、IEEE等标准组织的国际标准制定,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四是围绕已经制定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前瞻布局高质量的标准必要专利,防止中国智能网联车相关标准话语权旁落。
重视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的获取、布局和使用。加强网联车在车载设备、系统、车路互联等重点领域基础技术的研究与积累,积极获取基础专利、技术基础和知识产权基础,鼓励企业利用购买、兼并、交叉许可等方式扩大基础专利积淀,利用知识产权在智能网联车高端产业链关键环节站稳脚跟。同时,要引导龙头企业之间、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按需交叉许可,形成抵御风险的合力,使中小企业能够利用先进技术参与产业循环,构建形成创新主体覆盖全面、拥有完善自主知识产权布局体系、产品有序迭代的智能网联车产业内循环。
(作者廖奕驰、于晓丹、 张义忠均来自赛迪智库)(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未对个人贷款资金跟踪检查等违法行为,建行上海多家分支行共被罚140万
记者|郑笑编辑|张一诺4月30日,上海银保监局公布6张罚单,剑指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多家分行和支行。违法违规行为涉及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