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探寻股市上涨核心因素

金融投资报 2021-03-20 00:58 大字

■股市鸡汤

■陈立峰

最近两年,特别是最近一年,尽管宏观经济表现并不强劲,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也没有全面结束,但股市的表现却相当给力,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上涨幅度都不小,我们不谈美股,只说A股。为什么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 ,A股还能有比较好的表现?这种表现的基础是什么?

笔者认为,A股此轮上涨表现,除了货币超发,带动资产价格上涨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居民资产的重新配置。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个人投资者都在增配股票资产。毕竟从长远角度来说,股票是最好的大类资产,没有之一,这是绝对的,是必然的资产配置选择之一。那么,中国居民究竟该配置多少股票?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也思考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情况来参考一下。

考虑到同样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结构以及相似的储蓄偏好,日本居民的资产配置也许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当前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和股票资产配置结构已接近日本,中长期来看,若我国居民资产配置完全达到日本水平,则意味着还有大量的资金即将入市。

据央行调查,当前我国居民对金融资产(储蓄、股票、债券等,不包括房产)的配置比例约 20.4%,考虑到样本偏差,实际水平约为26.7%,已接近日本在 2014 年的水平(29.8%)。 此外,2019年我国居民金融资产中约9.9%为股票和基金持仓(同期日本: 13.0%)。若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和股票资产占比要在中长期达到日本水平,最终或驱动接近7000亿元居民资产流入A股。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和日本数据显示,居民对股票资产的配置需求较为恒定,负利率或经济增速等因素所导致的变化幅度有限,只有在长期且涨幅巨大的市场环境中,居民对股票资产才可能出现短暂的、明显的超配。

从参与的渠道来说,最近半年来,公募基金的火热程度也能够说明问题。个人投资者更多的还是选择基金产品入市。2019年-2020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产品收益率表现较为亮眼,对个人投资者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以前由于房地产的高收益,个人投资者对基金的收益是看不上眼的,但最近五年,房住不炒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房价高速上涨阶段已经结束了,那么,资金总是要去寻找有收益的地方,股市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归根到底,A股此轮上涨,核心逻辑还是居民资产的再配置。以前是以房产为主的配置思路,现在的配置思路已经转向了股市。当然,进入股市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入市,一是通过第三方入市。第三方可以是公募基金,也可能是私募基金,或者是其它方式的渠道。总之,股票成为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之一,并且占比在不断增加,这使得市场里的资金越来越多,股票价格自然也会随之上涨。(陈立峰,市场资深人士)

新闻推荐

市场震荡调整 基金收益现分化

A股在经历一个月左右的调整后开始进入震荡期,基金方面也有所反弹。Wind数据显示,3月12日至18日期间,权益类基金算术平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