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经济观察】 大棋局中如何精准落子 从全国两会看构建新发展格局发力点

甘肃工人报 2021-03-12 08:25 大字

申荣欣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单独成篇。

面向未来,大棋局中如何精准落子?

用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

导航、仪表盘等信息,可以直接投射在挡风玻璃上——这不是科幻场景,而是福耀玻璃运用科技创新,不断拓展“一块玻璃”的应用边界。

“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规划纲要草案精确点出创新与消费需求的关系。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创新既是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循环的加速器。

“提升供给体系适配性”“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供给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规划纲要草案中,对高质量供给的重视贯穿始终。

促进资源要素顺畅流动

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基础的国内大循环,不是各地的自我小循环,更不能搞成地区封锁。

循环之要,在于畅通。完整的国内大循环,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根据规划纲要草案,要破除制约要素合理流动的堵点,从源头上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钱,要直达实体经济。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委员建议,发挥地方政府、证券公司及商业银行的合力,创新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方式,让更多企业享受到资本市场服务。

人,要提高职业技能。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形成人力资本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良性循环。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委员认为,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就读职业教育,关键要打通学历瓶颈。“建议进一步探索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工程硕士相衔接的一体化育人模式,打破职业教育的‘天花板’。”

物,要提升流通效率。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总经理徐珏慧代表所在的长三角地区,正在推进一体化发展,建设交通设施“一张网”。

以高水平开放塑造合作竞争新优势

两会前夕,这样一份数据令人振奋:2020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海南当年新设市场主体31万余户,同比增长30.9%。

规划纲要草案提到,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

从北京到海南,从沿海到内陆,从自贸区到自贸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不断布局高水平开放的新载体,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委员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开放,促进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高质量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参与到双循环中。

两会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力争到2025年有新的重大进展。及时总结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国家对外开放平台的经验、做法,推动全国开放跃上更高水平。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从快递年货、年夜饭外卖到“云逛街”,今年春节,非接触式的新型消费持续提质扩容,成为节日经济的一抹亮色。

规划纲要草案提到,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这些未来的消费增长点,同样是发展的重点。

优质生鲜产品的消费,是近年来内需市场的一大亮点。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委员说,一方面要鼓励农产品创建区域品牌,另一方面要通过农业互联网、数字化建设,建立可溯源、可定制的农产品体系,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规划纲要草案还强调了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新型基础设施等,将成为未来投资的重点。

“5G是新基建的‘领头羊’。”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副局长杨帆说,今年重庆计划新建5G基站超2万个,累计建成约7万个,围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场景,组织实施一批5G融合应用示范项目。

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十四五”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正在迎来扎实有力的起步。

新闻推荐

5G手机换机潮遇上“芯片荒”厂商扩产不得不踩“点刹”

5G手机换机潮遇上“芯片荒”从3月开始,手机产业迎来密集的新品上市潮,除已在年初抢先发布新款手机的Redmi和华为,OPP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