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赚1000万?都是噱头! 别轻易相信野生“理财大神”
“每天15块,如何攒100万,基金干货定投指南”“小白也能收益率65%,基金定投做到了”……在此前的牛市行情里,新基民们跑步入场,跟随各个新兴社交平台上活跃的野生“理财大神”们“买买买”,却被近日的市场波动狠狠教训了一把。
乱象 理财大神 噱头博眼球
相比传统投资者倾向于浏览行业公司新闻、用K线图分析走势,现在的年轻人炒股买基金,更乐于在社交媒体上寻找“引路人”。这样的投资心态使得社交平台上野生“理财大神”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记者注意到,原本以分享日常生活为主的小红书上出现了大量的基金操作帖,从定投、建仓、加仓、止盈、行业板块分析应有尽有,还出现了针对大学生、新手的专门分区。
抖音、B站等视频网站上也有各类“理财大神”出没。“精心挑选的6只主动基金”“当你看到这份基金经理名单的时候,你2021年的投资已经成功了一半”……记者打开抖音,看到不少博主给出了详细的具体基金购买名单。B站上更是有大量视频涉及具体基金组合策略,以“稳赚”“无忧理财”“抄作业”等噱头吸引年轻人跟风购买。
这些野生“理财大神”为什么能获得追捧?博眼球的收益是关键。记者注意到,某些博主宣称自己10万元起步,十年靠基金赚了200万,赶超巴菲特;还有全职妈妈称自己一年通过基金投资赚了1000万。
不过,记者发现,这些热衷于教年轻人如何购买基金,传授短线投资、复盘心得的博主大多并非专业出身,甚至还有在读的大学生。比如小红书上一些美妆博主一边分享着自己的基金购买技巧,一边在其他帖子里打着脱毛仪、抗衰神器等广告,甚至出现多名博主的基金视频文案几乎完全一致的情况。
套路 互动背后 卖课卖软件
记者发现,从手把手教小白买入第一只基金,到具体基金名单的推荐,这些博主与粉丝们看似亲切互动的背后,暗藏不少“割韭菜”的花式套路。
引流卖课是最典型的收割方式之一。很多理财博主在前期积累大量粉丝和人气后,便会推出知识付费,售卖基金课程等,诱导新手购买。
同时,有不少理财博主通过社交平台聚集粉丝后,会将其导流到QQ群中,或有偿分享自己的基金组合,或售卖自己“研发”的大盘择时监控系统或量化交易系统等软件。
记者注意到,社交平台上不少理财博主晒出的基金组合年化收益率十分惊人,比如“一年狂赚170%”“买100万基金一年赚了47万”等。对此,一名证券从业人士提醒,不少大V为忽悠粉丝,暗地里建了几十个基金组合,哪一个涨得好就单拿出来晒,但实际上根本不是他的实盘。
在基金操作或推荐中植入券商广告,吸引网友开户也是博主们常见的赚钱方式。有B站博主爆料称,有券商联系自己谈合作分销,重点向粉丝推荐申购费无折扣的新基金,若以5000万销售量计算,博主第一年可以拿到35万。
提醒 独立判断 不要随大流
北京证监局曾于2018年11月发布《非法证券投资咨询的表现形式及典型案例》,明确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是指有关机构或个人未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擅自从事为投资者或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分析、预测或者建议等直接或者间接有偿咨询服务的活动。证监局多次提醒,不论销售的是培训课程还是交易技巧,只要向投资者推荐了股票或提供了股票投资建议,并直接或者间接获取经济利益的,均属于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需要取得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这意味着大量“无证上岗”的基金类博主推荐基金的行为,已涉嫌“非法证券投资咨询”。
“基民们想要了解基金发行和销售的真实情况,还是应该去官网获取权威信息。同时也应建立起自己的研究方法、分析技巧,能够自主独立判断后再入市,而不是跟风随大流。”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
据《北京晚报》
新闻推荐
央行副行长:2021年宏观金融政策 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委员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上说,2021年宏观金融政策将会保持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