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俏谈“十四五”科研攻关:增强基础研发 迈向价值链上游
2月25日,在北大光华的全国两会前经济形势和政策展望分析会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在分析“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时,就科研攻关领域提出,应进一步提升研发强度,增强基础科学研发占比,改变我国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下游的现状,向上游迈进。
“(近年来)我国的研发强度投入不断增强,2019年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到了2.2%,一直呈线性上升的趋势,但是需要注意到我们的底蕴仍然不够。”刘俏表示,我国的研发投入在近几年才达到世界一流国家的平均水平,而美国在二战后保持3%左右的研发投入比例已经保持了70年。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
刘俏指出,目前我国的研发经费的投入结构存在较大问题,用于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过低。“2019年我国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是6%,而欧美发达国家基本在12%以上,美国是17%-18%,二战后美国很长一段时间将基础研究的投入比维系在30%以上。”刘俏认为,应在“十四五”期间加强基础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
与发达国家的科研差距,集中体现在了产业链价值链的对外依存度上。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9年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我国技术较为成熟的光伏、高铁等领域,零部件进口比例在10%-25%之间,而在货船、智能手机、云服务、机器人等领域,零部件进口比例均超过了50%,其中技术较为薄弱的半导体、飞机等领域,80%以上的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
“尽管我国的科技厂商已经在关键子领域获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但仍然依赖全球价值链提供输入品,高科技领域、重点领域的中间品依然倚重进口。”刘俏表示,我国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对外依赖度依然很高。
“净知识产权是知识产权收支之差占GDP的比重,从世界银行统计的结果显示,截止到2017年,中国净知识产权长期处在负值区间,基本保持在-1.95‰左右。而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的净知识产权均处在正值区间,其中美、日在2017年的净知识产权约为4‰。”刘俏称。
他表示,国际贸易领域通常用价值链上游程度来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处在下游的生产环节(如组装)通常利润较低,更容易被替代,除去原油等基本原料生产部门之后,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如电子元器件)往往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形成了稳定的比较优势。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的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指标为0.01,略低于40个主要开放经济体的平均位置(0.04),而美国在价值链中的位置指标为0.29,也就是说美国是中国的29倍。”
刘俏表示,“十四五”期间,需要通过国家战略创新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如何实现供应链、产业链的相对闭环,以及形成更稳健、更安全的产业链,将是未来几年的工作重点。(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2月26日表示,证监会将根据“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原则,继续规范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推动债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