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企“开门红”保费成绩单出炉:大多平稳增长,中国平安同比略降
记者| 苗艺伟
一年一度的险企“开门红”成绩单正式出炉!
不同于以往的是,今年是重疾新定义发布和车险综合改革后的第一年,两大改革对险企经营能力必会带来巨大考验。
据界面新闻记者统计,已有7家上市险企公布了今年1月保费收入,仅有中国平安同比下降,其余公司均实现保费收入稳步增长。
具体来看,2021年1月,中国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2189亿元,公司上年同期保费收入为1935亿元,同比增长13.13%。
中国平安旗下控股子公司平安产险、平安人寿、平安养老、平安健康保险四家公司,分别实现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302.99亿元、991.94亿元、35.24亿元、18.33亿元,合计1348.49亿元,1月保费收入同比减少约5.54%。
中国太保旗下控股子公司太保人寿、太保财险的1月原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565.22亿元、186.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8.79%、5.57%。
中国人保1月实现原保费收入979.55亿元,同比增长6.67%。其中,人保财险保费收入531.12亿元,同比增长1.20%;人保寿险保费收入358.18亿元,同比增长3.9%;人保健康保费收入90.55亿元,同比增长85.2%。
新华保险1月实现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346.30亿元,同比增长12.78%。
中国太平旗下子公司太平人寿、太平财产保险及太平养老保险1月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68.65亿元、30.85亿元、10.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5.6%及48.8%。
众安在线1月所获得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人民币17.86亿元,同比增长20.27%。
总体来看,七家上市险企实现1月保费平稳增长,但各家险企之间业绩有所分化。
寿险方面,平安、国寿、太保、新华、人保、太平的1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3.1%、+13.1%、+8.8%、+12.8%、+14.0%、+4.8%,仅有平安人寿录得负增长。
财险方面,平安、人保、太保、众安1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13.2%、+1.2%、+5.6%、20.27%,仅有平安产险录得两位数负增长。
针对平安人寿1月保费收入下滑,申万宏源保险行业报告分析称,虽然平安1月个人业务新单保费同比大幅反弹31%,但续期业务的负增长(-16.4%)拖累了总保费增速。
交银国际研究报告也显示,今年1月,寿险保费的回升符合该行此前预期,新单保费在低基数和开门红表现较好的基础上增长强劲,整体寿险保费增速分化但差距收窄。财险保费上,太保仍保持相对较快增长,车险保费仍受综改影响,预计2021年1-3季度车险保费都将受到综改的负面影响。
招商证券非银团队则指出,上市保险板块当前资产负债两端均迎实质性改善,对于负债端而言,2021年开门红超预期增长。从供给侧看,随着3月份新定义的重疾产品上市以及培训的陆续到位,由于上市险企均对价格进行下调,且部分头部公司还推出了创新产品,有望显著改善公司竞争力,助力代理人活动率提升。从需求侧看,在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复苏的宏观背景下,居民的收入预期逐步修复,将显著促进居民对保险产品购买力的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险企今年不再片面强调“开门红”的高增长,而是更强调质量提升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0年10月,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关于加强规范管理促进人身保险公司年度业务平稳发展的通知》强调,险企应“摒弃片面追求规模和业绩、以高费用换取短期业务发展的经营思路”、“合理规划全年发展任务,平衡业务发展节奏”,再次提醒险企防止因片面追求“开门红”而造成的不正当竞争。
然而,伴随着险企新一年“开门红”成绩单的公布,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两家稳居前二的险企却接连遭到曾经任职的员工举报,再次撕开了寿险展业存在的虚增人力、销售误导等痼疾。
业内看来,对于处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保险行业来说,寿险行业长期以来依赖粗放人力增长的模式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平安人寿提出的“健康人海”、太保提出的“代理人‘三支关键队伍’打造”等相关代理人制度改革成为上市险企新看点。
新闻推荐
近日,永丰县残联已为“小马云”范小勤办理残疾证。经鉴定,范小勤系智力二级残疾。据永丰县民政局介绍,范小勤全家已办理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