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 今日财经> 正文

去年实现低开高走、稳中提质 合肥工业经济亮点纷呈

合肥日报 2021-01-27 05:15 大字

本报讯1月26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2020年,面对外部环境严峻挑战,疫情汛情严重冲击,全市工业战线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工业经济表现出强劲韧性,超额完成年度预期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全年工业经济呈现‘低开高走,稳中提质’运行态势,工业经济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势不可挡,发展亮点纷呈。”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工业增速稳提升

2020年,全市工业顶住了一季度大幅低开的压力,成功实现半年“负转正”,下半年加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超年度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11月份、12月份增速分别高达18.2%和16.9%,其中,11月份增速创90个月以来新高。2020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省会城市第3位,再次进入前三;居中部省会城市第1位、全省第2位、长三角第3位。

全市工业经济对生产总值贡献率达44.5%,高于上年15.4个百分点,为全市GDP过万亿目标提供了强劲支撑。去年,六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2%,高于全市3.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达67.7%。其中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光伏及新能源等三大产业分别增长25.9%、25.1%和29.4%,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98.9%。

企业效益创新高

工业发展迅速,企业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去年1~11月,全市2088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314.84亿元,同比增长9.7%,较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11月当月营收增速达25.9%,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1~11月,实现利润351.25亿元,同比增长19.0%,创近44个月来新高,高于全国、全省16.6和16.1个百分点。

工业税收转正,去年,工业税收268.3亿元,同比增长3.2%,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占全市税收比重达21.8%。工业用电稳健,全年工业用电量19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其中制造业用电量16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制造业PMI持续走强。自3月份起,制造业PMI连续10个月位于扩张区间。12月份PMI53.6%,位于年内最高运行水平,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

百亿企业增4户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合肥市第一时间出台《关于有序做好全市企业复工复业的通告》。坚持复工复产“日调度”,成立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推出“惠企12条”政策。仅用一个月时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从25%提升至99%,快速回升至正常水平。全市口罩、医用防护服、隔离衣等日产能较疫情初期分别增长1500、90、172倍,快速实现从十分紧缺到紧平衡再到完全满足的转变,并具备口罩机、熔喷布、新型纳米阻隔材料等紧缺物资生产能力。

2020年,全市百亿企业达13户,较上年净增4户。原百亿企业规模再上新台阶,新增1户200亿元企业、3户150亿元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合肥市还诞生了首家单体超千亿企业。联宝电子抓住线上经济发展机遇,全年产值连跨三个百亿台阶,同比增长超40%,突破千亿元大关,成为合肥工业史上首个年产值千亿企业。

(记者 赵俊松)

新闻推荐

“隐疾”发作,天海防务遭立案调查,市值跌破百亿

记者|陈慧东1月26日,军工板块领跌A股,截至当日收盘,东方财富军工板块跌幅超9%个股超20家。其中,金信诺(300252.SZ)、天海防务(30...

 
相关推荐